“绿色GDP”发布的阻力何在?
    2007-07-24    作者:刘效仁    来源:燕赵都市报

  "绿色GDP"项目的进退去留,或许正是一个试金石。是继续探索、大胆创新,还是改弦更张、削足适履,这是个问题。而要将"绿色GDP"进行到底,毫无疑问,首先就必须斩断"唯GDP论"的地方利益和政绩推手。
  2004年,全国环境退化成本(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这是《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2004》中的一项指标。今年3月,该课题组有关人士曾表示,2005年的绿色GDP核算研究已在去年年底完成并提交,污染损失和GDP扣减指数比2004年报告要更高。可启动刚过3年,仅正式发布过一次报告的“绿色GDP”项目,已被“无限期推迟”发布报告。这一消息,无疑给热衷于用“绿色GDP”考核官员的公共舆论泼了一瓢冷水。(7月23日《新京报》)

  其实,有关方面并无隐瞒。报告被搁浅的很大原因,在于国家环保和统计部门在发布内容和发布方式上存在着重大分歧。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绿色GDP”报告迟迟不见公布,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表示,“国际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此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所以还不能够公布这些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似乎,“名不正,言不顺”。
  可这一理由,并不能服众。“所谓绿色GDP,是一种俗称,是媒体、社会为了简化所说的一种名词(谢伏瞻语)”,专业的说法应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国际上也叫“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该项目2004年启动时的正式名称就是“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研究”。而联合国统计署曾发布《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指南(简称SEEA)》,2003年版的第453页专门讨论了绿色GDP的问题。退一步说,即使国际上尚无成功的先例又何妨?非要等到国际上设立一个明确的标准,我们再来开展核算?未免有因循守旧之嫌。
  况且,从10个省市的试点情况看,推进绿色GDP意义重大:搞清污染实物量和环境污染损失成本,了解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为治污减排决策提供依据;帮助政府了解哪些部门、哪些地区是资源消耗的“高强度区”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重灾区”,有利于对症下药;绿色GDP核算的过程和结果,将为环境税收、生态补偿、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已经不能再容我们有丝毫的懈怠。由于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以至于上半年环保总局不得不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实施了流域限批。但结果如何,连潘岳副局长本人都不持乐观态度。当务之急是应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将环境指标真正纳入官员考核机制。这恐怕也是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局共同启动“绿色GDP”项目的初衷之一。为此,2006年9月,两局联合公布了“2004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后,曾踌躇满志表示,正在研究的2005年数据会很快向公众发布。然而,言犹在耳,职能部门却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来了个自我否定,无限期推迟。真不知道当初的勇气哪里去了,高昂士气又哪里去了?在笔者看来,除了无国际标准这个理由,只怕另有苦衷吧。
  比如,遇到了来自地方的巨大阻力。2005年的绿色GDP核算污染损失和GDP扣减指数比2004年报告要更高,而报告的最大突破点,是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损失GDP扣减情况统计表。如此公布开来,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大大下降,无疑是对各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GDP增速真相的大曝光,是对地方官员依然“唯GDP论”的无情批评。正因触及到了一些地方官员的痛处,所以,“一些地方向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来函施压”,要求不公布。
  这也同时验证了此前潘岳对当下形势的判断。他认为,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一些地方政府仍然不顾区域、流域环境承载能力已逼近底线,盲目追求GDP增长,甚至牺牲国家利益和公众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政绩观的改变单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那就是官员环保考核问责机制。
  “绿色GDP”项目的进退去留,或许正是一个试金石。是继续探索、大胆创新,还是改弦更张、削足适履,这是个问题。而要将“绿色GDP”进行到底,毫无疑问,首先就必须斩断“唯GDP论”的地方利益和政绩推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