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过劳模”生出两样感慨
    2007-05-10    作者:刘敏    来源:长江商报
  今年劳动节,一个全新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过劳模”。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基本没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他们的工作强度可能比“劳模”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四大城市进行的调查,已经有七成白领成为“过劳模”。
  “过劳模”一词虽新鲜,但“过劳者”的工作和生命状态却并不新鲜。近几年来,甚至还可以追溯得更远一些,因过劳而致死的事例不时见诸公众的视野。
    历史地看,“过劳”是分工愈益细密、竞争高度激烈的现代社会所付出的必然代价,在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的时代,并不存在“过劳”一说。比如,欧美人类学家曾对非洲某原始部落观察发现,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大约在2-3个小时,其余时间用于喝啤酒、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虽然“过劳”是现代社会的某种生活代价和若即若离的阴影,但预防或最大限度的控制“过劳”却完全有可能。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社会,都经历过“过劳”的阶段,只是如今他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重视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预防或控制“过劳”的制度和技术体系。
  我国目前正在向现代化和城市化过度,转型时期,发展和竞争的压力空前加剧,因此,“过劳”对于我国而言是“老问题、新情况”。伴随着这种新情况的,则是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以及各种“过劳”统计的层出不穷。然而,大多数统计似乎显示出,容易“过劳”的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者,或者一些行业领域的白领、骨干、精英们;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过劳”仿佛是一种“精英病”。北京师范大学的这次调查,不过是再一次加深了这种印象。
  固然,从事脑力劳动的社会精英分子,因其有着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话语分贝,且“过劳”并不明显表现为肉体的损伤,从而更容易获得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依据“过劳”的公认标准,或者即凭经验也可以想见,最基层的体力劳动者比如工厂的工人,同样(甚至更容易)会成为“过劳”者。在许多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把“人力资源众多且廉价”作为竞争优势以自居的现实语境中,统计一下工厂、企业或商业、服务业的从业者有几成的“过劳模”,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然而,“过劳”统计长期对焦于“三高”、白领,不能不令人遗憾。如果某一天,我们完成转型、步入发达之后,返身搜检、查阅,发现底层、体力劳动者的“过劳”的数据、资料“不可靠”,并非危言耸听。
  实际上,我们还不难发现,白领、“三高”们的“过劳”是一种有选择、为寻求更好生活的过劳,退而求其次,他们的生存绝不会是问题;而常被忽视的那些群体的“过劳”,往往是没有选择的、为生存的“过劳”。如果有关“过劳”的统计和忧思还热衷在某个小圈子里打转,这不说是有害的,至少是一种矫情。“过劳模”,应该是关于每一个劳动者的生命和权利的现实问题,对它的调查、预防和控制也不应有所遮蔽、偏倚,别让“过劳模”生出两样的感慨。
  相关稿件
· 过劳模能跨越十年门槛吗 2007-05-10
· 为何七成白领会成为“过劳模”? 2007-05-10
· “过劳模”折射社会保障体系缺失 2007-05-10
· 杭州“过劳模”也不少 2007-05-10
· 北京白领过劳状况调查 200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