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统计偏见”背后的利益控制
    2007-05-10    作者:曹林    来源:检察日报
    北京师范大学对北京、上海等四大城市的调查,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七成白领成为工作强度比劳模更强的“过劳模”,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基本没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如果不加引导,“过劳模”很可能最终导致“过劳死”。(5月8日《北京晨报》)
    当下社会白领竞争压力大是现实,但七成白领成为“过劳模”从而成为“过劳死高危人群”的数据,却有夸大之嫌。从医学看,“过劳”主要是超负荷的劳动强度、超过身体承受力的劳动量和不良的营养所致,“过劳”显然不是一种“精英病”,矿工、建筑工人、出租司机等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低端从业者更容易成为“过劳死”的高危群体。为什么漠视基层劳动者的“过劳”仅突出白领阶层呢?
    这种违背常识和科学的“统计偏见”,不仅是迎合新闻价值吸引眼球,也不仅是研究视角和统计方法的错误,其背后可能源于某种利益集团控制,调查可能带着强烈的利益色彩。
    去年中国医师协会曾联合北京慈济健康体检连锁机构公布了北京市“健康透支十大行业”。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收入越高健康越差”:IT精英和企业高管(含民营企业主)健康透支问题最突出,亚健康比例分别为91%和86%。这样的结果,不由人不联想到两个字:“利益”。因为慈济本是一个富人医院,他们的健康体检也主要面向富人,IT精英和企业高管是他们最大的客户群。这年头,身上有几个钱的人最怕死了,看了这种调查,估计不少人乖乖奔向慈济体检去!农民工、矿工之类人虽然健康状况更糟,生存压力下更容易“过劳”,但通过调查告诉他们“身体不健康”是不能给医院带来利润的。
    “白领70%过劳模”的调查是北师大做的,身份似乎客观,但也不能排除其研究受到了某个利益集团的控制。市场化的高校如今对各种外来赞助和资金如饥似渴,现在这种为企业利益服务,替利益集团做研究、搞调查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太多太多了。比如在美国,许多企业集团经常在一流法学院中资助建立法律和经济研究计划基地,支持教授们进行有利于其企业的立法研究;企业经常全额资助一些名校召开学术会议,发布某种隐含着其利益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今有17万公关公司雇员正在从事控制新闻、公众舆论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为它的委托人利益服务;公司经常建立自己的“市民组织”,这些组织的名称和外表都经过精心装饰,掩盖了公司对它的资助和它的真正组织目标。
    中国许多研究机构也越来越多地染了这种“病”,他们的研究被各种利益集团操控和收买,他们发表的数据和成果经常带着浓厚的利益色彩,如此,他们的调查自然很难保持客观了,那些不能给“主子”带来利益的东西,很容易被排除在其视野之外,正如蓝领们的“过劳”一样。
  相关稿件
· 杭州“过劳模”也不少 2007-05-10
· 北京白领过劳状况调查 2007-05-10
· 为何这么多劳动者“过劳”? 2007-05-09
· 七成白领成为“过劳模” 2007-05-08
· [品牌人语]品牌延伸谨防“过劳死” 2007-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