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爱洋品牌无大碍
    2007-03-28    邓海建    来源:新华网

    江苏一些部门政府采购歧视民族品牌。《江苏省建信招标有限公司受业主委托就南京市规划局办公大楼改造工程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国内公开招标通告》(招标编号:NJHW07150)要求:空调主机必须为进口品牌,产品为进口或合资产品。(3月27日人民网)

    民族品牌在自家院里碰壁并非第一次,许多地方在政府采购方面都有浓厚的洋品牌情结。对此,舆论多是批评政府崇洋媚外,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甚至建议“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扶持自主创新的民族品牌”。但是,如果冷静思考,问题也许并没有舆论渲染的那么严重。
    我国政府采购数量庞大,究竟有多少采用洋品牌、多少使用国货没有确切的统计,但想来还不到比例完全失衡的地步。另外,在某些机电设备或特种行业设备方面,洋品牌确实要比国货的性价比高,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一定要坚持采购国货,值得商榷。
    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中,普通消费者“买不买民族品牌”不能和“爱不爱国”划等号,那么政府采购呢?从表面上看,政府采购的确应该多支持本国企业,但是,如果严格执行程序、性价比合适,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政府采购为什么不能在消费中表现出品牌偏好呢?改革开放后,政府采购占社会总购买力的比例逐年下降,其对市场和品牌的影响力也相应下降。如果民族品牌功夫过硬,即使没有政府采购,依然前程似锦;反之,即便是政府天天买,可是自身不争气,民族品牌还是没有希望。
    民族品牌不可能只依靠政府来获得长远发展,政府采购的产品是有限的,它的消费市场值得我们作程序上的监督与审视,但不能做情绪性的苛求。没有人天然地对民族品牌有偏见,何况理论上说政府的消费行为较普通百姓更专业、更理性。
    在WTO的宏观视角下,无边界地保护民族品牌是危险而不切实际的。迫在眉睫的不是呼唤“保护”,而是依照市场游戏规则,做大、做强自己。但愿民族品牌们别忘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洋品牌这个“狐狸精”也不是天生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