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自行车被盗专项行动 实名制能"天下无贼"吗?
    2007-03-0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全国每年被盗自行车近400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是70多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自2007年3月至7月,为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将逐步建立自行车编码制度和自行车购销实名制。(02月28日中国新闻网)

    读完新闻笔者到是有个疑问:自行车实名制是防止被偷盗的救命草吗?自行车如果真的实名制了以后能确保“天下无贼”吗?中国是举世闻名的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城乡群众基本的代步工具。目前中国的社会自行车保有量达到4.7亿辆。如此庞大的数量群,笔者到是认为:即使实名制以后也是杯水车薪。救不了火;解不了渴。
    建立自行车购销实名制,仅仅是一种管理制度或是管理手段,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很可能引发更混乱的秩序,况且关键性的问题在于有了制度后是否能有人真正的去管,也就是社会的执行力如何。在我们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政府为了规范化管理,促进社会有序的发展出台了不少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制度,然而到了真的问题出现时往往在处理上会受到权利、经济、人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执行力的缺失,而影响了政府的信誉度。
    因为自行车被盗而“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的说法,未免有点小题大作。自行车实行实名制有什么实在意义?即使实名制要偷的照样偷。为什么那么多人偷自行车,是因为有买黑车的人和回收黑车的自行车商,因为有利可图有市场,有钱赚就有人去做,现在的中国人崇尚拜金主义严重,传统的基本道德沦丧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要降低自行车偷盗事件,还是要提高中国人的素质。法律应对盗窃自行车行为制定专门的条文,一要重判、二要重罚,总之,对盗窃自行车的社会现象,不能以价值大小判断,这是关系到老百姓社会安全心理的大事。
    总体说来自行车实名制想法很好,实现很难。其一、盗车团伙从偷车、改装、喷漆、改号、销售流水线作业,一个号码难以解决问题;其二、实在高估了基层公安部门的工作能力与效率,一个很简单的“摩的”载客治理了一年有余,反倒越来越多,这自行车的管理难度比这大的多的多;其三、目前自行车生产的厂家繁多,很多私人作坊也在生产,厂家为了节省费用不会主动申请编号,同时渠道太多,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使其实施难度更大,消费、服务行业的偷税、漏税行为就是例证;其四、管理环节的收费必然会阻止这一举措的实施,因此难啊!
    归根到底就是法制的问题,关键要加重处罚,对盗窃犯罪活动只能采取严刑重典;对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惯犯沉重打击。避免因为自行车价值低,不立案,抓大放小的行为。另外不能因为对盗窃犯罪份子所谓的人权而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正常秩序,否则盗窃犯罪行径更加猖獗,进而愈治愈严重,影响愈来愈坏。只有这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境况才可能实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