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变成了涨价原因可在
    2007-02-12    作者: 罗瑞明    来源:浙江在线

  年末岁首,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依据店里登记的一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到市场采购中发现,表上70%的药品早已无人生产。这些全是政府明令降价,或者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2月11日人民网)

  这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凸显出当前我国药品“降价死”怪现象:药品降价——代理商停止进货——医院停止开方——药厂停产——“降价药”改头换面变新药重新审批后高价再上市——药品降价变成了涨价!
  药品的价格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大因素,自1996年整顿药品价格秩序以来,中国药品市场先后历经了大大小小21次降价,降价药品也从2001年的100多种扩大到目前的1000多种,但是并未缓解医患这一矛盾。而恰恰相反的是每降一次价,药品总价量不降反升。前不久进行的21次降价又应验了公众的一句话,降价是“空降”,降价是涨价。
  国家价格指导部门发出指令,其权威性不容置疑,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稍动脑筋,玩点小花招:如:旧药新装、改个名称、变换添加剂、形状变脸等等,就能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并冠上新药、特效药重新获得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位。老百姓盼药品降价,要得是实实在在的降价,厂家、营销商也希“降价”,他们所希望的就是每降一次,藉以升一次,换壳不换药,这种新型的以退为进,以降为升的赚钱方式真是任何行业无法比拟。所以说此种药品降价不是老百姓的福音,而是一种负担,降价越多,老百姓的负担越重。
  国家有关部门每一次发布价格药品下降,不会是无缘无故,肯定经过了认真的调查论证,也就是说降价的幅度是厂家能够承受的范围,而决不是不顾厂家的利益,强行降价而导致厂家倒闭(除了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但是每一次降价的药品就象进了黑名字似的一个个的消失,这种“降价死”,是真的到了非死的程度,非也,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陈飞虎教授说:“药品价格越低,越是卖不出去,这是因为老百姓对于药品的消费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由于有回扣、利润诱惑,医生自然开那些利润高的药品,价格低、利润小的药品也就很少能为百姓使用。代理商和医疗机构不进降价药、低价药,药品生产企业也就只好停止生产。”根本原因还在于销售药品的医疗部门。
  医疗部门所造成的怪现象不仅于此,有媒体报道:药店里零售价仅7元钱的血塞通,经过“减少药品流通成本”的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竟飙升到19.17元;更离谱的是,一片胃铋治的中标价,竟然是市场价的14倍……本来是为了降低药价虚高而设置的药品集中招标,在烟台演化成了这样一种怪现象。我国有6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领域已经处于一种完全的市场竞争状态;但在消费环节,85%的药品仍然被医疗机构所掌控,医疗单位既是买方市场的支配主体,又是卖方市场的支配主体。所以说药品降价变为升价事出有因,这是一种抱团的私利驱动。
  药品换脸不是想换就换,它得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药品审核人员应该是内行的内行,精明之精明,怎么就会屡次被假面具所迷惑,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每次药品换脸换得那么轻松,变得那么成真,这不能不说药品审查人员的失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000多种药因降价停产,改头换面后高价再上市是个教训,不能不从制度上、机制上找原因。要使药品降价真正惠及民众,除了加大医疗机构的改革力度,尽可能的做到医药分家,消除垄断外,在药品审批程序把关上要有严格的制度,决不能掉以轻心,不然再多次降价也等于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