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救活遭遇"降价死"的药品?
    2007-02-12    作者:海蓝蓝     来源:东方网

  年末岁首,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依据店里登记的一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到市场采购中发现,表上70%的药品早已无人生产。而这些全是政府明令降价,或者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药品一降价就消失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现象,近10年来,国家连续19次降低药品价格,共涉及上千种化学药品和数百种中成药,但每次药品降价后,大部分降价药都会迅速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价格高得离谱的所谓“新药”,这使得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愈演愈烈,令人气愤,更令人心寒。显然,想方设法把“死”去的廉价药救活,让其重上医生处方,重回患者药袋,实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那么,谁来把这些遭遇“降价死”的药品救活过来呢?
  我看国家药监局首先应“当仁不让”。药企为什么敢剥夺降价药的命?还不是因为它可以利用药监部门在新药审批过程中的腐败和漏洞,非常轻松的推出“假新药”。有报道称,过去,我国每年审批的新药有上万种,这背后藏着多大的黑幕。显然,药监局应立即对新药审批程序进行修补,彻底封杀“假新药”。不仅如此,还应尽快查实药品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假新药”,把它们从名称到价格一一打回原形,并把药企通过“旧药新做”所牟取的黑利一律予以没收,直接让降价药还魂。
  国家发改委更不可袖手旁观。19次降价,19次遭遇强劲阻击,全是一个“利”字在作怪,降价药利薄,“假新药”利丰,暴利面前,药企、药商、医院、医生当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了,谁不想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发改委不能再只顾埋头降价了,而应着手对药品的定价机制进行改革,彻查药品成本,限制药品利润,打击暴利,并在此基础上对药品销售环节进行清理,剔除中间环节,瓦解药品销售中间环节对药品市场的“绑加”,以此来推动降价药重获生机。
  还有卫生部也应出手施救。一要下力气进行行风建设,把医院、医生借药牟取暴利的黑手狠狠斩断;二要竭尽全力去恢复医院的公益性面目,对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把医生、医院与药品利益彻底剥离,好让重获新生的降价药能顺利从医院“产出来”。
  如果上述三部门果真能同仇敌忾,同心协力,我想那些遭遇“降价死”的药品就一定会起死回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