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导师的金光遮住学生眼睛
    2007-02-07    作者:吴江    来源:云网
  据《法制晚报》昨日报道:2007年1月,一家网站发布了“中国教授富豪排行榜”,不少学生考研时,以此作为选择导师的依据,从而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直言“投入名师富豪门下,前(钱)途自然不可限量!”部分学生也拥护富豪教授,认为实战经验强于照本宣科。
  从这张榜单中不难看出,这“教授富豪”中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类为“学而优则商”,即高校教授作出不凡的成果后,办企业,成董事,从而步入富豪行列;另一类则相反,乃“商而优则学”,即先在商业领域中取得巨大的成功,获取巨额的财富,然后成为高校的名誉或兼职教授。不过,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一脚踏在商业领域叱咤风云,一脚探入大学校园激扬文字,却是其相同之处。
  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甚至要紧跟社会的进步成为共识的前提之下,大学教授参与社会商业活动,或是商业巨子走进校园为后人指路,无可非议。不过,当“教授财富排行榜”成为考研学生报考指南,甚至教授财富的多少,商业背景的高下成为导师优劣的评判准则时,这样的思维显然有反省的必要。
  追求财富本身固然没有错,希望选到好的研究生导师以为自己今后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起点与平台也属正常。但是,如果导师的选择完全以财富论高下的话,却未必能够真正如愿。从排行榜中不难看出,这些上了“富豪榜”的研究生导师们,如今早已是商界大腕,董事、经理的职务活动必然要占去他们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的时间,称其为挂名导师、名义导师,恐怕并不为过,而现实中,一些导师整日忙于校外公司业务,疏于教学科研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从这个角度来看,简单地认为富豪导师有着强大的社会背景,能够给予自己更多实用性指导的想法,恐怕更多地来自学生们的一厢情愿。
  此外,教授的水平高低,指导的好坏,自有一套评判标准,与是否拥有巨额财富并无必然联系。当然,高校也应自重,不应对商界富豪们盲目追逐,不辨其是否具有教书育人的能力和诚意,就急于送上教授博导的头衔。
  总而言之,大学教授步入“富豪榜”当然不是坏事,但是当“财富”成为评判教授优劣的准则时,当“你的导师富豪榜第几”成为研究生的第一关注时,应当反省的或许不只是这些“按榜选师”的学子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