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下“禁补令”是句空话
    2007-01-30    王攀    来源:半岛都市报

  中国青年报近日一项调查发现,在12800多名参与者中,52.2%的受访者对教育部门的“禁补令”明确表示反对,38.6%的人甚至觉得,如果自己是学生家长,无论是否收费,都会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补课。(1月29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主管部门的“禁补令”被喻为棒打鸳鸯。对于“禁补令”的减负初衷,学校、家长、学生等都心知肚明,但各方仍旧结成“利益共同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学校、教师之所以愿意假期补课在于有市场;家长、学生之所以愿意接受补课,在于补课能带来收益——一些学生因补课成绩所有提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素质教育下指望短时间内补课的方式很难提高成绩;但应试教育主导下,学生短时间内补课提高成绩却很容易。而成绩决定一个学生能否上大学,能否上名牌大学,能否有个好工作。由于成绩和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城市居民对教育投入“不惜血本”的当下,任何家长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学生接受补课也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所以,“禁补令”的尴尬根在应试教育。
  在应试教育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孤立的“禁补令”显然无法实行。即便假期学校不补课,家长也会请人给孩子补;学校不补,社会也会补;一些学校不明补,也会暗补。教育主管部门的“禁补令”可以管学校、管教师,但对于家长的自补行为、对于社会上的补课行为也无可奈何。
  而假期补课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另一个解读是,让孩子有所管教、免得出事。特别是在大城市里,家长的这种顾忌占多数。为了不因为学校放假导致孩子无人管教,一些家长就让孩子上补课班借此拴住孩子。对这些家长来说,补课是名,看孩子是真。这说明,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匮乏。
  补课屡禁不止,在于有各种市场需求,“禁补令”显然是治标不治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