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大学生培养成本的三条建议
    2007-01-05    殷建光    来源:工人日报

     近来,公众质疑高校学费太高的声音不断传出。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大学学费标准自2000年以来从没调整过,大学学费标准一般来讲是按照每名学生培养成本的25%收取。“但学生培养成本确实很难计算,因为涉及的因素太多。”教育部称,2007年将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一旦该办法出台,高校收取学费就有了依据,教育部将根据新办法来重新核定现行的大学学费标准是否合理。(见1月4日新华社报道)

 显然,这条消息传出之后,如何核定大学生培养成本势必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核定办法的制定过程中,能否确保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值得期待。为达此目的,笔者提出三条建议:
 之一,大学生每年的培养成本中,百姓承担的部分应该充分考虑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不应该出现为了供一个大学生,全家不得不节衣缩食拿出几年甚至十几年积蓄的现象,不能让大学费用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不能出现读大学导致家庭陷入贫穷的悲剧。
 之二,大学生培养成本核定应该以勤俭办教育为原则。现在,一些大学所走的办学之路是豪华办大学、奢侈办大学,大兴土木,大笔投资,不惜负债累累。这样下来,学生的培养成本当然会高。其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楼再多再高,设施再豪华再昂贵,如果没有大师,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也称不上是所好大学。所以,我们不应该鼓励大学在硬件设施上竞奢华,尤其是在我们的国家现在还远没到十分富裕的程度,我们更应鼓励勤俭办学。俭能养志,勤俭办学更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
 之三,大学生培养成本的核定还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向公众公布。大学生培养成本应该由哪些部分构成,不能由少数专家说了算,也不能由某些主管官员说了算,应该通过公开的程序来科学认定,让百姓知道到底是哪些因素构成了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哪些因素不能算入培养成本之中。只有这样,某些人想混水摸鱼就会比较难,大学培养成本才能有一个公开的账本,百姓才能理解大学为什么要收费,才能接受大学收费,才能使大学教育收费更符合国情、民情,也才能化解某些不必要的矛盾。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