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一考定终身”的多维思考
    2006-12-26    张敬伟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高考一考定终身,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北京晨报消息,昨天,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提出,要改变高考一次统考的现状,把高考变为多次考试。这一观点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的主张不谋而合。中国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正在听取各方面意见,酝酿高考改革新方案。(12月25日《北京晨报》)

  在讨论高考制度改革多年的情势下,京沪的一些名校已经开始了自主招生的尝试性改革。不过,这些局部的高考改革并未惠及一般公众,反而引发地域歧视的二次争论。如果教育部在酝酿之后果然颠覆“一考定终身”,将会给全国的考生更多的选择学习的机会,并延及就业甚或一生命运。公众没有理由不对这种充满人性化的开放式改革充满期待。
  2007年是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这30年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巨大变化和以开放心态拥抱全球化的30年。俗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大环境变了,教育的内涵也质变到“素质教育”的层次。因而,高考制度也要从时空递延的坐标系中由直线函数进入新的改革拐点。这些年公众自下而上的呐喊,学者专家理性的建言,已经汇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正视的客观民意。教育部公开表达认知并研究讨论民间呼声,显然是体察和重视民意之举,值得肯定和欢迎。哪怕是表象上的,也具有矫正官民信息不对称的效果和作用。至为要者,在公众和舆论对教育体制弊端的不间断批评和追问下,教育主管部门能以理性态度面对并向民间传达建设性的高考改革意见,体现了权力和权利的平衡。这是可喜的现象。
  人们注意到,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同时透露,未来将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以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仔细推敲,这种改革取向有如下特点:
  其一,“考”仍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内核。这是必须坚持的基础,一方面中国建国后曾有摒弃高考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惨痛和尴尬经历,因而弃考或所谓的“推荐”均非善策。另一方面,高考是全世界通则。就东亚而言,日韩等先进国家的高考制度竞争激烈程度和中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西方的法国和美国,高中毕业要想进入高校深造也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法国是BAC,美国叫作SAT或ACT。
  其二,考试的“多元化”和选拔“多样化”颠覆了“一考定终身”的模式。这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模式,简言之是“高考考分+平时成绩+综合素质”的“三合一”模式。按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学院黄全愈先生的解读,所谓“综合素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校内外的社会活动、个人兴趣爱好、无偿地“学雷锋”、有偿地工作……显然,这种模式如果在中国实现,会使所有学子都避免“一考定终身”的遗憾。
  不仅如此,因为“考”的存在确保了公平;因为考试的“多元化”而使考生多了选择学习的机会,减轻了学生负担;而“多样化”的选拔则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高分低能的现象。高考制度和世界的接轨,更有助于中国大学和世界著名大学的交流,有助于提升中国大学的水平和强化中国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尤为先进者,这种高考制度更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素质教育的问题。
  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利国、利民、利考生的改革,公众乐观以盼。
  不过,这种拟议中的制度仍有让人忧虑之处。一是改革何时启动?从教育部的表态看,这项制度的改革并无明确的时间表。因而颠覆“一考定终身”的期待依然是未知数。延缓一年,中国就有数百万考生承受“一考定终身”的煎熬,社会和家庭就会为不合理的制度承担莫大成本。二是考试“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制度需要完善的法治基础和道德观念去保障。若没有机制保障,“多元化”和“多样化”就会畸变为另一场不公平的利益分肥平台,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化。三是颠覆“一考定终身”不可错解为“多考定终身”,如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所说的“一次考试改为7次考试”。适当增加考试是必要的,但要极端到“7考”乃至更多,那就会使得考生们为考试而疲于奔波,增加学生负担和经济成本。颠覆“一考定终身”,应是“考”的质变而非量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