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品尚未打入英国主流市场
    2010-02-09    作者:记者 王亚宏/伦敦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文化影响力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在海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英国民众接触到的中国文化产品种类、数量和质量皆有提高,但是仍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且文化产品的针对性.也有待加强,以期早日打入主流英国文化市场。

  英多元文化有利我产品进入

  在英国,近年来能够看到的中国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中国的春节已经成为伦敦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各大博物馆竞相筹办中国主题的特展,孔子学院和汉语教育吸引了大量学生,中国电影频频亮相伦敦电影节,等等。
  由于英国推行多元文化并存的政策,使得中国文化产品打进英国市场少了很多障碍。而且当地30多万华人也为中国文化产品传播提供了依托。在众多有利因素的助推下,2009年中国文化产品在英国闯出了一片亮丽的天空。比如中国舞台剧《功夫传奇》在伦敦大剧院19天演出27场,吸引了近4万观众;伦敦时装周刮起了“中国风”,中国专场时装秀吸引了众多英国时尚界设计师和服装设计专业人士观摩;欧洲首家新华书店在伦敦正式开业,打开了一扇让英国读者了解中国的窗口。这些都给英国人提供了更多地接触中国文化产品的机会。
  与前些年相比,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产品渗透到英国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文化产品距离融入英国的主流文化还有不小的距离。

  应注重打造“精品工程”

  近年来,中国电影、舞台剧、时装秀和书籍等多种文化载体让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更加感性、立体。但是目前中国文化产品在质量上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
  以出版业为例,英译本的中国文学作品数量增加,但质量却有所下降。目前不少中国出版社都在运作出版英文书籍,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出版流程过快,对文学作品的甄选、翻译及校对等方面都显粗糙,导致质量下滑。英国民众很难通过这样的产品,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文化。
  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艾超世博士建议加强对不同读者群的针对性。他说,英国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汉学家需要有关中国文化的精品力作;而孔子学院和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则需要有关中国文化的普通读物。因此,中国在输出文化产品时,应注重打造“精品工程”,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例如在现有的指导目录下精心策划,围绕重点作品下功夫。提高翻译水平,让译作贴近英国人阅读习惯。并通过有实力的公司从事产品发行,通过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和市场推介。

  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点子多

  文化创意产业是英国政府目前重点发展的经济产业之一,在增强文化影响力方面,英国有较丰富的经验,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借鉴。
  一、对文化创意产业统一规划。早在1998年,英国政府就着手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将该产业划分为13个子行业,分别是广告、建筑、艺术品与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与录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软件、电脑服务和广播电视。在统一规划下,这些行业每年都会推出大量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目前,在英国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超过15万个,吸纳的就业人数占英国就业人口的8%以上。
  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2%,其增长速度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1997年到2004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出口增长更为迅速,平均年增长率达11%,目前已占英国总出口额的4.3%。
  二、走品牌化路线。以音乐为例,英国音乐以鲜明的时代感独树一帜,每年英国音乐人从美国捧回大量格莱美奖项就是佐证,英国音乐如今已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在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下,目前英国音乐产业产值约达到50亿英镑(约合65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量为13亿英镑。就音乐销量而言,英国是世界第三大市场;就音乐产量而言,英国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在电视制作方面,英国一些名牌节目也风靡全球。《百万富翁》电视答题节目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效仿,以此为题材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还获得奥斯卡奖。此外,英国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也为全球观众熟知,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上最长的科幻片,成为英国流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英国电视产业产值约为12O亿英镑,在电视节目制作、数码电视和动画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相关稿件
· 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从卖电视机到卖电视剧 2009-05-20
· 蓝皮书称:中国文化产业逆势进入高速增长期 2009-04-14
·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活力凸显 2008-12-26
· 宝马开启中国文化之旅 2008-10-22
· 中国文化元素走红奥运 200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