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农场”网络版PK现实版
“开心农场”网络版PK现实版
    2009-08-14    朱薇 周薇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你到‘开心农场’种菜了吗?”“我在‘开心农场’偷菜。”辛辛苦苦栽种、大大方方偷菜,一款名为“开心农场”的简单网络游戏近来受到白领和大学生的疯狂追捧;而近日,重庆、上海、广东等地借用此游戏创意纷纷开办起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让市民利用闲暇时间到田园中亲自动手种菜、偷菜,意在让人们从网络交际休闲回归现实……这场“开心农场”网络版与现实版的PK之战目前尚未决出结果,却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现代生活方式下,谁偷走了我们的“开心”,我们该如何“开心”、如何消遣?

    从虚拟到现实的田园乌托邦

    到网络游戏“开心农场”上去浇水、除虫,还可到好友的农场里偷点菜,放虫破坏别人的农作物……凡此种种看起来简单甚至有些无聊的消遣方式,今年来却在白领和大学生中风靡起来———“种菜”、“偷菜”成了玩家们每天打开电脑做的第一件事;有时为防止果实被偷,一些人还半夜定好闹钟,从睡梦中起来收菜;更有不少白领在上班时间上农场“开心”一下,不少网民甚至到了一天不“偷”就心慌的地步。
    如今,“开心农场”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该网游设定了每天新用户注册量200万名的限制,但每天几乎不到中午就爆满了。“开心农场”何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玩开心农场,可以‘赚’很多钱,还可以买大房子、养珍稀动物等等,在开心农场里一切都能如愿以偿,而且在玩游戏中还能交到很多朋友。”家住重庆江北的公司白领周小琴说。她这个网络中的“农场主”现在已拥有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房子前面还有种满玫瑰、郁金香的大花园,她还有一个养满了恐龙、大象等珍贵动物的牧场。“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愿望都很难达成,但是在游戏中按几个按钮便轻而易举。”周小琴说。
    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山枫也是“开心农场”的忠实粉丝,每当心情不好时,上网“种菜”、“偷菜”,她的心情马上会好起来。而最让她兴奋的时刻就是“偷菜”成功,她每天都会去“开心农场”的邻居家里偷菜、偷宠物。“现实中没有对朋友做过恶作剧,但在游戏里把邻居辛辛苦苦种的菜偷出来,想到对方的生气表情就很开心。”山枫说。
    与此同时,当网络上“开心农场”热潮未息,重庆、上海、广东等地近来借用此创意纷纷开办的现实版“开心农场”也广受欢迎。重庆巴南区一家生态农庄老板吴晓峰便把自己的农庄改造成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吴晓峰告诉记者,在这个现实版“开心农场”里,城里人可以买下一小块地,种上喜欢的农作物,平时由村民打理,周末或空闲时可自己前来种植、游玩,到果实成熟时,开展“偷菜活动”,出售果蔬挣的是真金白银。而在成都青白江祥福镇华家村也有一家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这里有100多个大棚,每个大棚都在300平方米以上,大棚里种着小番茄、茄子、南瓜、海椒等,长势喜人;好几个大棚内刚刚收获了西瓜,翻扯起的西瓜藤堆积成一个个的小方块,一眼看去像极了网络版“开心农场”内的未开垦土地。
    重庆白领李华女士已经玩过几次类似于“开心农场”的农家乐了,她坚信现实版“开心农场”能让家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以前,一玩起游戏,李华便顾不得家人,现在能和家人、朋友一起下田播种、种菜,沟通变多,关系自然更亲密。“游戏上认识的人都是虚幻的,真正让人不感到孤独的还是现实中的朋友。”李华说。

    热闹游戏下的空虚与焦虑

    据调查,无论是网络版还是现实版“开心农场”的玩家多是办公室职员和学生,他们被称为庐舍族(与“loser”谐音)。“开心农场”的火爆现象引发各界关注,许多质疑之声随即而至,今年4月19日,全国范围内的“反庐舍联盟”正式成立,呼吁让痴迷网上偷菜的白领回到现实,目前已由“反办公室庐舍”扩展到了“反学生庐舍”。
    重庆市社科院专家孙元明表示,这种游戏使游戏者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心理满足感,比如偷窃之后的成就感和获得虚拟财富后的虚荣感。
    但同时,孙元明也提醒,“开心农场”的火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人们过分依赖虚拟世界,忽视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尤其一些80后、90后,沉醉于这个自我构建的田园乌托邦,一旦脱离虚拟世界,又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强烈的挫败感,所以这也是他们经常说自己孤独的原因。”孙元明说。
    “玩这个游戏已经半年了,每天一回到寝室就打开电脑查看作物怎么样,与室友的交流越来越少,半年过去了,感觉大家越来越陌生。”华中科大学生潘雯坦言,“开心农场像是一个精神寄托所,但是始终得回到现实,面对很多挑战。”
    而对于“开心农场”回归现实,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张庆林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建立了虚拟社交网,但也削弱了人们的现实社交能力,现在人们正在力求回归现实。现实版“开心农场”的出现使人们回到现实,重新思考并建立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很有积极意义。
    张庆林还表示,由于现实版“开心农场”受地理空间、人们娱乐的便利性,其影响力和参与人数难以与网络版的开心农场相比。

    需要更多健康的休闲

    部分专家指出,在“开心农场”盛行的背后有着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们从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过渡,百姓越来越更看重和需要休闲,然而相关休闲产业的滞后、健康休闲方式缺乏等等,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
    张庆林表示,我国实施每周休息两天的工作制后,我国学生在校时间减少至每年190天,这与发达国家已非常接近。由于健康休闲的缺乏,如今网络已成为学生重要的课余活动,各种层出不穷的网络游戏在学生中极为盛行。但这就走上恶性循环,寄情与网络的娱乐只能暂时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最终只会让人更加焦虑。如一项对某大校学生的调查表明,超过5成的学生认为闲暇时间“无聊”,只有3成学生觉得“充实、有意义”。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着这样的困惑: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开心的时候越来越少;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但是能怎么玩好却不清楚。”孙元明说,国外很提倡闲暇教育和引导,这能使人具备创造和享受高质量闲暇生活的情趣和能力,从而改善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对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但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闲暇时间不断增长,而闲暇教育内容却比较缺乏,导致青少年的闲暇消费和闲暇活动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正确的导向。部分青年无所事事或无所适从;休闲内容单调,以看电视、玩游戏等形式度过闲暇时间。

  相关稿件
· 开心网何以上演胜利大逃亡? 2009-07-15
· 北极光创投:对开心网追加第二轮投资 2009-07-10
· 开心网,还能开心多久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