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纪实之三
几经沉浮的商界奇才:张敏钰
    2009-03-20    徐琴    来源:经济参考报

  提要

  台湾商界传奇人物张敏钰,其一生几经沉浮。早年在上海经营纺织业,历时20余载,先后创办兆庆染织厂、悦新纺织公司等多家纺织公司。1949年初,拆迁企业去台时,货轮沉没,设备丧失殆尽,遂于台湾再次艰苦创业,筹建益新纺织公司、嘉和面粉厂以及嘉新面粉厂等。后又投资创设嘉新水泥公司,使嘉新水泥公司成为台湾水泥业之骨干企业。

  张敏钰1994年获宁波荣誉市民称号。

  张敏钰1969年获美国林肯纪念大学人文科学荣誉博士学位。

  白手起家 艰苦创业

  张敏钰,1913年10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霞浦镇(今属宁波市北仑区)。其父英年早逝,张敏钰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1927年,在远房堂舅的介绍下,进入上海绪元染织厂当学徒。由于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老板对他非常满意,三年满师后,升任跑街,推销棉布,显示出卓越的经商才能;三年后又被义生染织厂挖走,为该厂推销棉布,在短期内就把义生厂积压多时的存货销售一空,使之扭亏为盈。
  1935年,张敏钰任职的上海义生染织厂发生了无法调和的劳资纠纷。老板勃然大怒,横下心来关门大吉。面临这样的变故,张敏钰和另两位中层管理者纷纷劝说老板继续办厂。不料,老板却说:“既然你们对这份工作这样执著,我干脆把机器送给你们三人好了。”
  张敏钰一听,怦然心动,办厂当老板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啊。不过,机器由老板赠送固然很好,可万一将来厂子生意好了,老板会不会又要收回呢?思忖再三,他对老板说:“非常感谢你的美意,可是,送给我们总觉得不太好。我想,能不能将机器定个价钱,当作遣散费,发给我们?”老板一口答应下来,办妥手续,将机器设备转到三人名下。
  然而,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正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西方国家把中国当作竞销棉纱、棉布的大市场,再加上国内连年自然灾害、军阀混战,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本土的棉纺织业几乎停滞不前。和张敏钰一同盘下机器的两位同事看到这样的现状,不免有些退缩。今后怎么办?三人的意见发生了分歧,于是他们将15台机器平分。另外两人将分得的机器拿去变卖,获得了一笔可观的现金。而张敏钰则决定以这5台机器起家,在上海滩创立自己的事业——兆庆染织厂,22岁的张敏钰成了年轻老板。
  然而,创业之难真是难于上青天。当时国内适逢“白银风潮”,市场购买力急剧下降,仅1935年1到10月,上海就有1065家工商企业破产倒闭。张敏钰白手起家,一无资金,二无销路,要勉强维持都很艰难。他后来回忆说,那时我几乎每天吃绿豆稀饭,莱是梅干菜烧豆腐,可以省下买盐的钱。幸亏他办厂自始就讲究质量和诚信,不久就赢得了一家大商店“信记棉布号”的信任,决定跟兆庆厂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而且当场预付定金500元。这区区500元,对于张敏钰来说,却如及时甘霖,既有了流动资金,又保障了销路,从而帮助他熬过了创业期的艰难。这一年,张敏钰获利8000多元,还清债务后,尚余5000多元。他以此为基点开始了传奇而又艰辛的商业生涯。

  赚钱良方 随“机”应变

  张敏钰聪慧过人,会抓住一切商机。当时,上海有一家名叫纶昌洋行的印染厂,其生产的布匹不但花样新颖,而且货色齐全,因此销路非常好。可是,他们不做零售,只肯批发。每一箱有三十匹布,区分五种花色,每一种花色各有六匹。当时,从全国各地到上海办货的布贩,许多人吃不下一箱三十匹布的货,有的人因为当地只接受少数花色,也不敢整箱买下。
  见此情形,张敏钰灵机一动,马上想到赚钱的良方。他整箱整箱向纶昌洋行进货,而后化整为零,打散来卖。他让那些布贩随意挑选自己中意花色,也不限制布贩购买的匹数,还协助布贩重新包装。而张敏钰只开出一个附带条件:每匹布加收五角手续费用。
  这笔生意赚钱与否的关键:就布贩而言,需防存货的风险,对张敏钰而言,却无存货的压力。道理何在呢?因为各地区的布贩需挑自己中意的花色,京线的布贩偏好红、绿等鲜艳花色的布匹,而杭线的布贩则偏好其他灰,褐等素净花色的布匹,张敏钰早就看准这一点,因此才会没有存货的压力。张敏钰每季大约可卖出纶昌洋行五百箱至一千箱的布匹,若以一千箱计算,一箱三十匹,一匹布赚五角,一千箱赚一万五千元,这相当于当时一个业务员两百个月的薪水。
  从1938年到1949年,我国民族纺织业经历了几年痛苦煎熬终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候的张敏钰,跟人合伙办起了更大的“悦新纺织厂”。一般的企业,一旦发展成熟走上轨道,都喜欢扩大企业规模。张敏钰却认为战乱期间,投资越多风险就越大。所以,他不主张扩大再生产。
  但是面对偌大的市场,他又怎能不牢牢把握机会趁机发展自己的企业呢?张敏钰思索良久,想起刚到上海时的代工策略,构思出“联营生产”的方式。
  “联营生产”,就是寻找一些质量有保证、品质信得过的小厂,与之合作,把生产任务交给他们完成。那些小厂由于本身力量单薄,在竞争中已经不堪重负,有了悦新这样的大厂为后盾,无不争相合作。这样一来,既满足了扩大生产的需求,又将风险降到最低,实在是个好办法。今天的企业家也可以学习。
  张敏钰采用“联营生产”,还考虑到了另一层风险——如果合作厂家学会了悦新厂的全盘技术,进而以低价偷偷外卖,那不就会扰乱悦新的正常经营吗?他又想到一个妙招:让每个厂家只生产一种颜色的布,而无法知道其他颜色布的生产工序。他对合作厂家说:“你只做一种颜色的活儿,生产手续单纯,耗料又少,成本自然会低很多。”对方一听,果然有道理,还觉得悦新的老板处处为他们小厂考虑,无不尽心尽力。他们哪里知道张敏钰的想法里暗含深意呢。这种“联营生产”模式在几年时间内为悦新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惨遭厄运 再次创业

  1949年春,张敏钰本已买来大批美国产的纺织机械,但因上海战云密布,可能玉石俱焚,便决定南迁,将这批机械装上开往台湾的“太平轮”。不料没过几天,消息传来,太平轮竟在半途中沉没,他的财产也随之葬身大海了。可他已经没有退路,只好带着家小前往台湾,再一次赤手空拳闯江湖。
  当时,台湾经过日本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和战争创伤,早已不是富庶的宝岛,这里通货膨胀,百物腾贵,棉布异常短缺,老百姓甚至用面粉袋做衣服穿,以至短裤上印着“净重三十斤”、“小心轻放”的字样。于是他决定重操旧业,在这里开设纺织厂。
  1950年秋,张敏钰在台湾创办的第一家企业正式开业,厂名仍是“悦新染织公司”。那时,台湾当局为促进岛内经济的复苏,决定扶植较易发展的纺织工业,鼓励民间办纺织厂,政策相当优惠。经验丰富的张敏钰如鱼得水,驾轻就熟,事业一发而不可收。第二年,他与友人合资开设大东纺织公司,第三年又参与创办坤庆纺织公司,均任常务董事。
  1959年,他独资创办益新纺织公司,厂房占地26000坪(1坪约合3.3平方米),当时堪称规模独具。他亲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致力于科技革新,提高生产水平。他在同业中率先购进瑞士RIETER空气纺纱机,效率比传统纺锭快了好几倍。然后当无梭纺机出现时,他又捷足先登,在岛内安装第一台SULIER宽幅无梭纺机,使产品在质与量上大为改观,外销订单剧增。对于自己创办的纺织企业,张敏钰曾自豪地说:“不论在产品品质和生产技术上,均居于世界领导地位,业绩年年增长,历年均获颁外销出品绩优厂商的奖励。”

  涉足水泥 重获辉煌

  1954年,张敏钰获悉尚未公开的四年计划中,政府有筹设水泥厂的打算,而台湾的矿藏,以石灰石最为丰富。于是,当年11月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了,厂址在台湾南部的高雄县冈山镇,那里有取之不尽的石灰岩。
  这是台湾第一家民营水泥企业,张敏钰自任总经理。他在晚年曾无限感慨地说过:“这项决定,真是让我吃尽苦头,其间所经历的千辛万苦,甚至是我一生之最,不足为外人道”。
  仅以办厂资金而言,一开始以为800万元足以应付,不料光是申请美援外汇一项,就需提供2000万元保证金;又因“小人”从中作梗,核准时间拖延了将近一年,致使动工时开办费竟已耗去7000万元。股东们非常绝望,断定这个水泥厂是“无底钱坑”,谁也不愿再予增资。但张敏钰却不能半途而废,只好独立承受筹资重担,动足脑筋,费尽唇舌,并开出极其优惠的条件:活期存款,定期利息,甚至对方一旦交钱,他马上付给一张下个月的即期个人支票,金额是连本带利,一毛也不少。他说:“我用这样的办法,陆陆续续地筹足了所需的资金。”
  1957年,第一套水泥生产设备安装试车完成,正式生火开工,年产五洲牌水泥15万吨。翌年,公司的营业额突破了新台币亿元大关。1960年,第二套水泥生产设备建成投产,产量翻番。又过了20年,第四套设备也在冈山落成,年产总量达220万吨,为台湾单元工厂中第一大水泥厂。此外,张敏钰还成立嘉利实业公司,专营预拌混凝土事业,在冈山、桃园、中坜、台中、大肚等地设有5个预拌厂以及高雄纸袋厂。
  1994年,嘉新水泥集团40岁了。它从小到大,已成为多元化、跨国性集团企业,拥有水泥、预拌混凝土、建筑、纺织、贸易、资讯、金融、航运等八大事业,旗下有20多家附属公司和关系企业。资产也由最初的0.24亿元累计增到90亿元。
  这时,嘉新水泥集团已顺应世界潮流和时代脉搏,开始到祖国大陆投资发展,而其首选之地,就是张敏钰一生事业的起点——上海。1993年,它与上海建材总公司及上海港务局合资筹建上海嘉新有限公司,总投资1700万美元,嘉泥持股54%。不久,两座高42米、直径22米的大型散装水泥库。在浦东新区拔地而起。每库容量为1.6万吨,每日最大发货量可达4000吨,年中转能力为100万吨。其工艺技术和设备来自德国与荷兰,一切操作完全自动化。
  第二年,他又在上海合资筹建三家公司。其一是上海嘉环混凝土公司,总投资1400万美元,年产高质量商品混凝土60万立方米。其二是上海伊通公司,引进德国YTONG公司提供的设备与技术,生产轻质气泡混凝土(ALC)砖及板,年产20万立方米,总投资2800万美元。其三则为上海长新船务公司,总投资1000万美元,是与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和上海建材总公司合资筹建的。尽管海峡两岸尚未“三通”,嘉泥集团早已未雨绸缪,在厦门港建成“嘉新水泥中转站”,同时在基隆、台中、高雄三港兴建大型水泥库。
  1998年初,嘉泥在大陆生产的水泥开始回销台湾,全年30万吨。这些水泥,来自嘉泥独资经营的江苏京阳水泥厂。京阳水泥厂位于江苏句容,这里蕴藏着3.2亿吨富含氧化钙的石灰石矿,而且北临长江、南有铁路,水陆运输都很便捷。1995年,嘉泥在这里打下第一根基桩,首期总投资2.85亿美元。两年后,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水泥厂崛起在长江之滨,日产熟料5250吨,年产波特兰水泥190万吨。为了将矿区和厂区连成一体,嘉泥特地委托法国REI公司,设计制造一条全长16公里的单一皮带输送机,其长度和技术,目前均属世界第一。
  京阳牌水泥,从此源源不断地流向海峡两岸,乃至东南亚国外市场。嘉新水泥集团也在祖国大陆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水泥混凝土铸就为张敏钰事业王国之基础。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STS研究中心)

  相关稿件
· [史话]台湾化纤工业的奠基人:石凤翔[图] 2009-03-13
· [史话]台湾化纤工业的奠基人:石凤翔 2009-03-13
· [史话]刘铭传:"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 2009-03-06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十一 2009-02-27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十 200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