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九
用钞票堆砌起来的元代财政
    2009-02-13    赵云旗    来源:经济参考报

  提要

  善于在马背上打天下的元代统治者,却不善于下马治天下,近百年的国家财政一直处于贫困之中。元代统治者为了挽救长达百年的财政危机,也进行过多次改革,但多次改革救不了财政危机,发行钞票反而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速了国家财政的彻底崩溃。元代的财政困境告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减轻赋税与稳固财源的问题,才能发展经济、壮大财政。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
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1227)。
元代纸币
  元代的财政困境

  我国内蒙古草原东部的呼伦贝尔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如鲜卑人、契丹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他们的青春时代,然后走上政治舞台。在这里悄然崛起的蒙古族,在我国的10-13世纪,挥戈南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元帝国,导演了一幕壮丽的剧目。
  元代在军事上是非常强盛的,从公元1135年开始,相继灭掉西夏、金朝和宋朝,又分兵四路西征,踏遍中亚西亚,所统版图之大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因此,元代闻名中外,威震欧亚,超越秦汉,不亚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但是,善于在马背上打天下的元代统治者,却不善于下马治天下,近百年的国家财政一直处于贫困之中。
  元代政权自忽必烈于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立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灭亡,共经历了97年,财政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元世祖至成宗时期(公元1271—1307年)。元世祖时期,虽然是元代国家财政比较好的时期,但财政亏空的现象经常出现。如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由于南下巴蜀作战,“府库已竭”。元世祖即位后,为了改变“财不赡费”的状况,进行了三次财政改革,才使国家财政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但好景不长,从元世祖末年开始,财政进一步出现亏空。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应收入297万锭,入库的才189万锭,但“自春至今”,支出已多达363万锭,赤字达到66万锭。
  第二阶段,武宗至文宗时期(公元1307-1332年)。这一时期,国家财政始终处于困难状态。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财政收入按正常的年份来说为400万锭,但因歉收总额不到400万锭。但上年支出1000万锭,粮食300万石。当年粮食支出比上年又多出30万石,为330万石。仅以钞来计,就超支收入的2.5倍。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每年支出钞600余万锭,土木营缮计用数百万锭,赏赐复用三百余万锭,北边军需六七百万锭,但库藏只有十一万余锭。这实际上已达到空竭的程度。元仁宗延you七年(公元1320年),由于财政空竭,停发对诸王的供给。英宗登极,次年出现了“国用匮竭”的困境。元泰帝即位,“以国用不足,请减厩马,汰卫士”,可知财政困竭到何种地步。
  至文宗天历时期,日子更无法维持。只好加重赋税,除税粮、科差以外,其他课税日增月益,比至元、大德时期增加了20倍,但“朝廷未尝有一日之蓄”。
  第三阶段是元顺帝时期(公元1333—1368年),这一时期财政情况更加恶化,元顺帝毫无回天之力,索性深居后宫,不理朝政,“国用不足”成为司空见惯的事。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使元代财政走向崩溃。

  以钞票救财政

  元代统治者,为了挽救长达百年的财政危机,也进行过多次改革。特别是元世祖时改革了三次,元顺帝时改革过二次。其中除了元世祖时改革有些成效外,其余改革都没有什么明显的作用,始终没能改变元代财政赤字日益加大、危机不断加重的趋势。所以把希望寄托在货币的投放上。
  元世祖时期,在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阿合马改革中,首次运用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弥补财政赤字。不过,开始发行的不多,每年发行中统钞保持在40万锭左右。随后增加到140万锭,其余年份大致在80万—100万锭,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但到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卢世荣主持改革时,由于财政状况恶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发行中统钞多达300万锭,以平衡财政收支,结果钞值大贬,一贯当往日百文,物价腾贵达十倍。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桑哥主持改革时,财政状况日趋恶化,物价高涨。于是每年又发行至元钞50万锭,与中统钞并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货膨胀。
  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元武宗即位后,为了摆脱财政更加入不敷出的困境,下令变更钞法,发行“至大银钞”,致使钞币大幅度贬值。大抵至元钞是中统钞的五倍,至大钞又是至元钞的五倍。通过这种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至大银钞仅发行20天就无法实行了。因为当时支出需要中统钞五百万锭,财政已借支钞本1060万余锭,只好罢中统钞。又拨至元钞本百万锭以给国用,至元钞难以再流通。可见财政赤字挖空了中统钞本,又接着挖至元钞本,这时财政赤字创下了元代前所未有的最高纪录。元仁宗时期,财政更加恶化,鉴于货币的混乱,只好废止了至大银钞,专用至元和中统钞。压低纸币发行量来抽紧银根、控制物价的意图本来是正确的,但后来迫于财政恶化,一反常态,突然加大货币量的发行额来弥补财政亏损。结果财政困境非但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又一次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风潮达到了无法制止的程度。
  元代末年,由于财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用钞票救财政的办法仍然改变不了。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13岁的元顺帝即位,幼小的身体拖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到30岁的时候越发感到财政危机的严重,于是以元脱脱为丞相进行了两次改革。第二次改革主要是实行变钞弥补财政赤字,开始推行“至正交钞”,同时发行 “至正通宝钱”。“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很快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腾贵,价逾十倍,货币贬值,形同废纸。民间“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看来发行货币也没有发挥什么积极作用,反而加速了国家财政的彻底崩溃。

  什么是灵丹妙药

  元代多次改革救不了财政危机,发行钞票反而加剧了财政危机,那么什么是解决财政困难的灵丹妙药呢?
  造成元代长期亏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元代的战争之多,统治者靡费之巨,土木营建费用之大,赏赐开支之厚,是历代无与伦比的,这样无节制的支出是无法满足的。其次是财政管理混乱。从财政体制上看,在中央财政之外,中央各中枢机构和专门机构,都有自己的财权、财源和仓库,而又互不相属,以至政出多门,财分多途。从财政制度上看,南北各异,征收办法不统一,户口划分呈多样,致使赋役不均,矛盾百出。与以往各朝代财政管理相比,元代管理混乱特别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财政的效率。
  针对存在的问题革故鼎新,本来是解决财政危机的惟一出路。但元代却把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增加各种赋税上。如元世祖时期的改革,急于敛财,先后重用阿合马、卢世荣、桑哥三人主持财政,增加盐课、理算钱谷、整治钞法、厉行钩考、杜绝漏洞,每项措施都是为了敛财。因此,阿合马、卢世荣和桑哥在历史上留下了“暴敛无艺”的骂名。之后的历次财政改革,仍然把眼光盯在单纯的增加赋税上。又如元宗时增加盐引,提高盐价;增加烟酒税率;开征富户收入税;追征赋税拖欠,与元世祖时期的改革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元代的赋税越来越重,《新元史》指出:“元中叶以后,课税收入,比元世宗时增二十余倍。包银之赋,亦增至十余倍。其取于民者可谓悉矣。”这样的改革,无非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终有一天鸡死鱼灭,国家失去了税源,造成更大的财政危机。
  第二个改革重点是抓表面上的矛盾,如改革中实行专卖制度、实行南粮北调、裁减机构和官吏、削减赏赐、加强吏治、实行节俭等等,这些措施也是必要的,能够减少国家开支,减缓财政危机。但大都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解决财政的一时困难,不能产生长久的效果。如果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即使再节支减员国家机器也难以维持。这种治标的措施只有与治本的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至于说把发行货币作为国家财政主要增收手段也不是不可,但要谨慎,使用合理,而且还要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我国的纸币在唐代出现了飞钱,宋代有了交子,但都是不完善的纸币,真正的纸币从元代开始。元代纸币不仅达到了完善,而且成为国家唯一的法定通货。与别的朝代相比,这本来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如果合理使用,解决财政的一时困难,是无可厚非的,也能够发挥货币的积极作用。但元代的统治者却把发行货币作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并将此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良丹妙药。财政一旦发生困难,就发行大量货币,这种作法在以往的朝代也是绝无仅有的。结果不但不能解决财政困难,反而火上浇油,引起了通货膨胀,更加剧了国家的困难局面。
  那么解决财政危机的根本办法使什么?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一是发展经济,二是减轻赋税。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族,善于狩猎与征战,很少重视发展经济。元代统一国家建立之前,还属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阶段,在皇室集团内实行分封制,在财政上无固定的制度,各部酋长的开支靠本部族奴隶的生产(主要是牲畜)和臣服部落的贡献。成吉思汗即位后,仍然靠掠夺维持统治,他曾标榜:“天下土地宽广,河水众多,全靠自己去占领,掠夺别人的一切是男子最大的快乐之事。”蒙古军队进入中原以后,大肆杀戮和掠夺。太宗说:“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去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元蒙帝国的铁蹄,却无情地扫荡和摧残了中原和江南的社会经济,北方农业遭到致命的破坏。如圈地运动风卷中原,华北平原变为牧场,汉民几乎沦为奴隶,使农业经济雪上加霜。直到公元1252年,忽必烈才逐渐开始对农业重视起来,但它只是对原有经济的恢复,并没有出现大发展的趋势。所以,元代历次财政改革措施中,几乎没有发展经济的内容,把壮大财政的根本的根本丢掉了。
  另外,改革不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也是关键的一项改革措施。元仁宗改革中实行经理法,元英宗改革中实行助役法、改革赋役制度,目的都在于平均税负,而不是减免赋税。事实上元代的租税是越来越重的趋势,看来平均税负人民的负担也不会减轻多少。从历史上看,轻徭薄赋是壮大财政的重要途径,西汉前期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因为它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繁荣,为财政创造牢固而丰厚的税源。重税政策是削股饱腹,迫使农民破产流亡,不仅毁灭了税源,而且点燃了农民起义的导火线。
  因此可知,发展经济与壮大财政,减轻赋税与稳固财源的问题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元代的财政改革之所以挽救不了其财政危机就是放弃这两条。

(作者为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

  相关稿件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八 2009-02-06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七[图] 2009-01-23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六 2009-01-16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五 2009-01-09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四 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