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毕业就结婚=曲线就业?
    2009-01-05    本报记者:李勇 曹霁阳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年来到,哈尔滨市一些婚介机构又迎来不少前来征婚的女大学生,她们多是应届毕业的本科生,征婚对象也都是有房有车的成功男性。
  这些校园中的急嫁一族是“毕婚族”(毕业就结婚)的前身,她们信奉“嫁个好老公,可以少奋斗10年”,并称之为“曲线就业”。这一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眼下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十分必要。专家还为女大学生就业开出了“药方”。

校园悄现急婚一族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一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女大学生就业难更加突出。这使得部分女大学生试图通过婚姻摆脱困境。
  来自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研究所的调查表明,从2002年开始,哈尔滨高校中就有大学生通过婚介机构征婚,且人数不断增加。
  据调查,前往婚介机构征婚的大学生,九成以上都是本科应届毕业的女生,其中半数以上家不在省会哈尔滨市。她们征婚的条件也非常相似,几乎都是寻求经济基础好、家底殷实、有车有房的本地成功男性。
  如果说数年前女大学生到婚介所征婚还是一件稀奇事,那么在大学生婚恋、就业观念都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这已经是大学生们能够坦然面对的现实话题。记者与几位女大学生聊起毕业征婚一事,她们觉得这“挺正常”。
  “衣食无忧的人永远体会不到衣不遮体的卑微,”一位女大学生说,对像她这样来自县城、承担着全家人希望的普通大学生来说,随着一次次被用人单位拒绝,最初的理想渐渐淡去,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成为最紧迫的事,“大学四年花的都是家里的钱,毕业了还不能养活自己,如果每天睁眼闭眼都要面对钱的问题吃饭的问题,你会发现征婚也是件优雅的事。”
  另一位女同学说,征婚并不意味着找不到真感情,感情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再说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生活中就少了很多琐碎,这样的婚姻才能更稳定。
  也有女大学生认为,即便找到工作也要面临结婚成家的问题,现在大龄“剩女”越来越多,很多就是被工作耽误了,不如早下手为强,趁年龄小有优势,赶快找到如意男士把自己嫁出去。

高校应加强性别平等教育

  黑龙江省女性学研究会理事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宇说,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就业观、婚恋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大学生建立性别平等观念,不仅有利于推动女性与男性协调发展,同时有利于促进男性的全面发展,带动和谐社会建设。
  因此,女大学生在自身不断强化自立、自强观念的同时,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据了解,自2003年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郭砾教授开设黑龙江省高校第一门妇女学必修课《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之后,省内各大高校先后开设了《女性成功学》、《女性与审美》、《女性职业规划设计》等选修课程。
  最近,黑龙江省女性学研究会成立。研究会将整合各高校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社会性别课程师资培训,培养教学骨干,未来五年推动全省高校每所开设一门以上社会性别相关课程。同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及女大学生婚恋、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咨询辅导工作。

女大学生就业“四味药方”

  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和婚恋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黑龙江省社科院、省委党校、省妇联和省内3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为这些女大学毕业生开出“四味药方”。
  1、认知自我——准确定位是前提
  择业时,一些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否能在工作岗位真正长期发挥作用,关键是大学期间的自我价值观的认知与培育。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加之应试教育熏陶,大多数学生乐于从众、服从权威,特别是女大学生,更表现出较强的随动性,相对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或者由于强烈的学习竞争、学生社会工作的竞争,表现出过度的女强人心理,这些都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提高。
  因此,应从大一入学开始,自觉地强化自我认知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以便在日益多元化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走出一条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要树立一个观念:只要人尽其才,便是成功的人生。
  2、对接社会——塑造自己是关键
  近年来社会上选人、用人除对求职者进行表层知识、技能的考评外,更侧重深层人格、态度、价值观的测量。但我们许多大学生对这些内容不甚了解,平时思考就很少,甚至有的女大学生在就业准备上过于浅显,过于追求外在容貌的修饰,这些都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与社会用人需求不对接。
  大学生要注意利用学校资源,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了解自我,及早对自己的学习、成长进行定位,根据个人特质及早做出职业生涯规划,及早接触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选用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积极做好自身调整。
  3、挑战传统——冲破牢笼拓空间
  女大学生就业难,其根源与社会传统性别文化有关,也与目前女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取向、职业认知有关。
  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在职业取向上存在着刻板现象,许多女生在自身意识上为自己划定的职业圈子远远小于男性的职业范畴,这不仅限制了自己的职业选择空间,客观上也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女大学生们应打开视角,建立自信,自己赋予自己更大的能动性,以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环境,拓展创业、就业空间。
  4、切莫等闲——面向需要路自宽
  作为女大学生,在当前就业难的现实面前,没有好的就业选择,也不要消极等待。在创业的道路上同样拥有很多机会。做好观念、教育、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准备,把握、捕捉新的机会,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需要,女大学生们就不但会有职业,会有事业,还会有成就,有一个充实而美好的人生。

  相关稿件
· 大学生就业: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 2009-01-05
· 形势不乐观 沪港不约而同保就业 2008-12-31
· 新余市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 2008-12-31
· 制造业人口锐减 长三角多措施促就业 2008-12-30
· 我国明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900万人 200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