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龄化社会“症状”显现[图]
高龄、独居或独处、年迈多病、突遇危机时无助……
    2008-12-17    王芹 厉正宏    来源:经济参考报

  空巢或独居老人生活问题越来越突出。
  家住上海静安寺街道、86岁的曲阿婆,身患重病且独居。老人一直忧心忡忡,她说:“我生怕有朝一日病倒在床起不来,即便拨通求助电话,救护车及时赶到,可谁能帮我打开家里的防盗门呢?”
  如今,城市许多居民家装有防盗门,但在救人的时候,防盗门成了障碍。
  在社区老人比例达26.8%的上海静安寺街道,2008年以来已有两位独居老人因突然发病,延误抢救时间不幸离世。
  据了解,在解决某些突发事件时,施救者为迅速解救他人生命,只能冒破门而入、“强闯民宅”的法律风险。

  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上海,老龄人口比例已达20%。静安寺街道拥有户籍人口4.3万,平均每4位居民中就有1位60岁以上的老人。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辈逐渐步入老年,社会老龄化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眼下,“四、二、一”型家庭人口结构在上海占绝大多数。一对年轻夫妇需要照料4位老人、抚养独生子女。由于年轻夫妇一般与长辈分居,“独居”老人数量激增。
  静安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鹏说,护理、帮助好一位老人,可以让一家人放心。

  居家养老仍是普遍养老方式

  王鹏分析说,居家养老目前仍是上海最普遍的养老方式。究其原因,首先社会养老院的床位杯水车薪;其次即使是普通档次养老院的收费数额,也令许多退休金少的老人望而却步;第三是大多数子女对老人去养老院养老担心外界议论;第四是许多老人在自家居住几十年了,不愿意再换一个不熟悉的环境居住。
  因此,静安寺街道探索实施“安全门”系列工程,主要措施包括:在每一户独居老人床头或最顺手处,安装求助求救电铃,电铃通往结对的邻居家,不论昼夜铃声一响,就会有人来查看;把房门钥匙交给老人信任的志愿者邻居;结对的邻居承诺日常主动关心老人的生活动向;创办老人食堂,送餐上门,既免去老人开伙做饭的辛劳,又减少老人单独使用煤、水、电等可能产生的隐患;某些患病独居老人如果有需要,可通过商议,提供夜间无偿陪住服务。

  众多老人无力购买社会服务

  正在探索“陪住”助老服务的“青凤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负责人徐青凤介绍说,她们经营的服务社有400多名家政服务员,都经过正规培训,具备上岗资质和技能。经过严格甄别筛选后,由适合的人担任志愿者与独居老人结对,夜间住老人家,义务承担一些照料事宜,更主要的是让老人身边有叫得应的人,以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
  家住延平路的一位独居离休老干部患有心脏病,志愿者上门陪住后,老人和家人都感到放心满意。因为老人以往如果身体不适,连睡觉都在担心,睡不踏实。
  一个关于老年生活诉求的专项调查显示:日常基本生活照料是独居老人最迫切的需求,但与此形成突出矛盾的是,众多老人购买社会服务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在闹市中心的静安寺街道,月养老金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老人约占70%。倘若每天钟点工上门服务2小时,月市场价至少需要400元。
  专门从事老年社会服务的徐青凤告诉记者,目前社区为老年提供服务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对“年轻”的、健康的老人,服务项目多,内容丰富;对高龄独居、年迈多病的老人,服务项目少,内容单调。事实上,越是后者往往越需要“雪中送炭”。希望全社会都来关爱独居老人。

  相关稿件
· 应对老龄化社会,需善待民间养老机构 2008-08-29
· 浙江宁波:居家养老破解城市老龄化难题 2008-03-07
· 韩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三项政策保养老 2008-02-19
· 泰国多项举措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 2008-01-23
· 老龄化严重待减压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正其时 200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