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一
强大从这里启程:秦孝公推商鞅变法
    2008-12-05    赵云旗    来源:经济参考报

  告读者: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关于财政史的一段话发人深省。他说,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在此,我们把从秦到清的财政史呈现给大家,或能从中体会到我国历史上财政改革的惊心动魄。

  提要:在硝烟弥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今天的陕西岐山以西,有一个弱小的国家就是秦国。秦人的祖先以游牧、狩猎为生,周平王时(公元前770年)被封为诸侯。秦建国后,至秦穆公时逐渐在西方露出头角,但与当时的齐国、晋国、楚国相比,犹如土丘比之泰山。进入战国以后,秦国仍然故步自封,与其他诸侯国相差很远,中原各国皆轻视之,常常以“夷狄遇之”,被排斥在各国盟会之外。到秦孝公时,看到诸雄争霸,大有被吞并的危险,决心变法图强,由此走向强大,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商鞅
商鞅到秦国后受到秦孝公的赏识。
  招贤纳士:“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国为什么那么弱小?其中的原因有四:一是政治体制的问题。当时的韩、赵、魏、齐等发达的国家,已经建立了封建制度,使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秦国还维持着奴隶制不放,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仍然是分封制,权利被旧领主贵族所分割,国君权利严重削弱。官制仍然实行世卿世禄制,人才被压制和埋没。二是土地制度的问题。当时其他国家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废除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建立了田亩制和地税制,承认土地私有,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秦国还实行井田制度,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劳动者还被看作会说话的工具,没有生产热情,致使公田荒芜,收获锐减。三是土地占有不合理,被分封的土地被旧领主时代占有,连同封地上的劳动者也成为其私有财产。一般的农奴很少有自己的土地,虽然他们有一些分地,但却没有所有权,不愿意投入太多的劳动和成本,影响了土地的产量。四是税收制度落后。其他国家都实行了实物地租,农民只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谷物就可以了,人身比较自由。而秦国还实行劳役地租的形式,劳动者要为奴隶主服役,人身受到严重的束缚,生产力受着旧的税收制度的阻碍。
  因此,秦国的财政面临着重重危机。财政来源衰竭,这主要是经济落后造成的,农业生产中不仅产量低下,而且水利设施差,土地荒芜得不到开发。工商业也不发达,与齐国和魏国相比差之千里。
  为了改变秦国的落后贫弱的局面,秦孝公决心招贤变法。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难得的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时期。作为有志之士,无不四处奔走,游说诸国,以图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农家等,各抒己见,各倡其说,有的提出了“节用爱民”的“仁政”,有的提出依法治国的“法治”,有的推出“足食足兵”的观点,有的提出“遵守天道”的思想,每种主张,各具特色。作为有为之君,无不招贤纳士,改革变法,使自己的国家早日民富国强。魏国任用李悝变法,赵国任用公仲连变法,楚国任用吴起变法,韩国任用申不害变法,齐国任用邹忌变法。变法成求强致富的必由之路。所以,秦孝公向天下宣告纳贤诏:“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消息传到卫国的商鞅那里,认为这是一个展示宏图的机会,于是收拾行囊,来到了秦国。商鞅见到秦孝公,开始讲“强国之术”,只有改变土地、赋役、徭役等各方面的分配不公,才能争取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谋求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不断胜利。秦孝公越听越入迷,继之大悦,不由得把坐席往商鞅跟前移动,一连听了数日而不倦。不顾旧领主贵族甘龙、杜挚等人的反对,命商鞅为了左庶长和大良造,主持秦国的财政改革。

  改革图强:商鞅两次变法“道不拾遗,民不妄求”

  公元前356年,商鞅正式开始改革,这不仅是使秦国历史发生转折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历史发生最大转折的关键一年。
  但是,改革一开始就受到旧贵族的反对。他们提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即圣人不用改变人民习俗来推行教化,明智的人不改变旧法来治理国家。商鞅针锋相对反驳:夏商周三代礼制不同,但都成就了王业;春秋五霸的法度也不相同,也都成就了霸业,所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商鞅为了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巧妙的采取了分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次改革,首先是建立编户齐民、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的制度,让人民得到好处,获得人民的支持。其次建立法制思想,为下一步大规模改革创造条件。为了树立法律的权威,以保障改革法令的执行。商鞅曾在国都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桩,宣布如有人搬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一般百姓都很奇怪,没有人去动。后来宣布将赏金增加到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不怕事的出来,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给这个人五十金。通过这件事,表明了新法的权威性。商鞅主张轻罪重刑,认为这样可以迫使民众连轻罪都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商鞅为了保护私有的耕牛和马,规定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他的法令也起到了明显效果,人称商鞅治理下的秦国“道不拾遗,民不妄求”。商鞅制定的法令虽然过严过密,但是为他接下来的一步步改革树立了权威。
  六年后,商鞅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开始直接全面触及贵族的利益,彻底改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主要措施有:
  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在商鞅改革前,秦国仍然实行的是与贵族占有土地相联系的分封制、等级制和世袭制。由于封国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严重地削弱了国君的权力。商鞅废除了这一制度,将封建领主的土地合并整理为41个县,设置由国君任命的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员进行管理。县制的推行,把全国的政权、兵权、财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的政治体制,巩固了统治,发展了小农经济。
  废除井田制,改革土地分配不公。商鞅下令打破旧的阡陌封疆,用法令的形式废除井田制。新的土地分配,一方面是按照军功大小分配土地,立功多的可以多分土地,许多寒微的人无不求军功以广占田宅。
  废除世卿世禄制。秦国原来的俸禄制度也是世袭的,商鞅废除此制,建立起因功赐爵、依爵授官、依官受禄的新的俸禄制度,改变了原来官职和俸禄严重分配不公的现象,促进了社会上人才流动,让更多出身寒微百姓有了进阶的途径。
  制定户籍制度,改革税源、役源、兵源分配。秦国在改革前,由于实行分封制,国家的户口连同井田一起分封给了大小的旧贵族领主,商鞅在改革中,制定了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剥夺了旧领主贵族对户口的占有。这一改革使劳动人手的占有得到了彻底改变,税源、兵源、役源得到了保障。
  改革税赋制度,实行负担公平的原则。商鞅提出“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就是国家按照统一的政策征税,按照收获多少定额征收,旧贵族占地多就要多交税,这样就可使人民的负担公平合理。供养军队的军赋,商鞅制定按照人头征收,这主要是针对旧贵族人口繁多,以此限制他们不敢多养食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鼓励农民垦荒,如按亩征收势必会挫伤人民垦荒的积极性。在工商杂税方面,商鞅实行了重税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重农抑商。
  采取多种重农措施,扶植自耕农阶层。为了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商鞅规定凡是努力耕作的,粮多布多的家庭,免除其全家的租税徭役。为了给农民创造好的生产环境,商鞅大量裁减官吏,他认为官吏人数少就不会过多烦劳农民,农民从事劳动的天数就会多起来,保证农业不受影响。商鞅还严禁富户雇工,认为雇不上工,富户人家就不能大兴土木,就有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商鞅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小农经济。
  统一度量衡,加强“数字化管理”。商鞅提出:“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商鞅通过户籍制度、上计制度和一系列细致的法律把国家财政纳入数字化管理的轨道,加强了国家控制财政的能力。

  不畏权势:依法严惩才能保证新法的推行

  商鞅的第二次变法,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一步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触犯了他们的利益,遭到了旧贵族的顽强反抗。数以千计的贵族来到国都,抗议新法。以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为首的一批旧贵族还唆使太子出来捣乱犯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面前,人人平等。新法无法推行,主要上面的人不肯遵守。现在太子违法,必须依法严惩才能保证新法的推行。但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便刑罚。既然是太子的老师调唆的,就应该让他来担当这个罪名。”于是,秦孝公就把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判了黥刑(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但是贵族的反抗并没有停止,随着变法的深入,斗争也日益复杂尖锐。商鞅把为首的祝懽处死,把继续作乱的公子虔执以劓刑(割掉鼻子),把一些反抗的贵族流放到边境去。有的贵族指着商鞅说:“秦国人把你恨透了,你的寿命像早上的露水一样,长不了。”有的贵族对他说:“你现在只是有国君为你撑腰,国君一旦死去,秦国会重重地收拾你的。你的灭亡,翘足可待。”还有的贵族指使人暗杀商鞅。商鞅没有被吓倒,仍然坚持变法。
  公元前年,秦孝公病故,秦惠王继位,旧领主和旧贵族及其宗室贵戚再次乘机反扑过来。他们对秦惠王说:“臣重国危,今秦人只知道有商君之法,不知道有大王之法,商鞅反为君主,大王却为臣下。商鞅是大王的仇敌,愿尽快图之。”公子虔之徒造谣惑众,说商鞅要谋反。商鞅提出“告归”,但时已晚矣。秦惠王在这些人的煽动下,发大军捕杀商鞅。商鞅在其封地彭池被抓获,在京城处以最残酷的刑罚——车裂,同时全家被杀,显赫一时的大改革家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留下了一个悲壮的结局。

  迅速崛起:“秦富天下十倍”,远远走在了诸国的前面

  商鞅虽死,其法未败,他的新法得到了秦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通过贯彻商鞅制定的法律和制度,秦国在西方迅速崛起。生产力明显提高,土地得到大量开发,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农田水利大为改善,农业亩产量平均为2石,水田亩产最高达到6石,一人生产可养九人消费。社会经济日趋繁荣,关中地区“膏壤沃野千里”,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当时的小米每石只有30钱,小麦的价格比小米还低。国家财政实力得到明显的增强,国家库存的粮食达到了充盈的程度,通过盐铁专卖得到了大量的山泽之税,随着商业的发展关市之税越来越多。因此,国家的经济实力非常雄厚,《战国策》中记载,秦国“积粟如山丘”,“积蓄殷富”。《史记》记载秦国,“民以殷富,国以富强”。与当时的各国相比,“秦富天下十倍”,远远走在了诸国的前面。
  由于财力的增强,人口的增加,秦国具有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的军队,成为天下唯一的“国富兵强”的霸主。于是,东进南下,横扫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使中国正式进入了封建社会。由此看来,国家的强大与否,与财政有着密切的关系,财政的壮大,只有走改革之路。

(作者为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

  相关稿件
· [史话]内联升:中国布鞋文化的写照 2008-11-28
· [史话]老字号变迁--百年不老"稻香村" 2008-11-21
· [史话]砂锅居:京味食俗文化的见证 2008-11-14
· [史话]乌市二道桥:流传百年商业传奇 2008-11-07
· [史话]中外合资银行历史回顾之四 200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