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符号派”画家的探险之旅
齐鹏和她的《符号中国》
    2008-09-03    本报记者:李新民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符号中国——齐鹏作品展》上,观众正在欣赏齐鹏的《鸟巢》。新华社记者:江宏景 摄

  图为齐鹏作品展上的画作《理智者》。新华社记者:郜南 摄

  参观者在欣赏《中国古村落》。新华社记者:高增双 摄

  北京奥运会期间,众多艺术家的画展在京举行。其中,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符号中国——齐鹏作品展”给众多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格符号:用脸孔定格灵魂

  齐鹏虽身为李可染弟子的弟子,但她与先师的艺术路径选择却大不相同,她把自己欲倾心打造的第一个系列画作瞄准了“人”,而且是人像画中最难的部分——脸孔。从这一角度来看,齐鹏无疑是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以笔为剑做一次孤独而艰难的探险。
  当“人格符号”系列画卷呈现出来时,许多人的感觉是:齐鹏的“探险”是值得的而且是成功的。120多幅不同类型的极度夸张的脸孔下面,是形形色色的灵魂本真的展示。尽管画家选取了“冷漠”“顺从”“怯懦”“狭隘”“刚愎”“自卑”“奸诈”“无奈”“忧郁”“惶恐”“失意”“焦虑”等高度概括的语词分别为画作命名,但画面所透出的意义又绝不止这些语词符号能够涵盖。
  齐鹏说:“我创作的‘人格符号’,在无意识中会有一些‘自我’的感性、直觉、想象、梦幻的东西,常常把读者引入我的精神世界之中。我有时采用荒诞无稽的手法,这种手法往往伴随着夸张和变形,形成虚幻性、畸态性、非理性的形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同创作《红楼梦》的只能是曹雪芹一样,生产“人格符号”的也许只能是齐鹏。因为,在这一系列画作中,有太多洞悉人类灵魂的理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许只有具备哲学与社会心理学目光的艺术家能够企及。

  古村落:追寻文化精神的秘境

  生于燕赵大地太行山乡的齐鹏,虽然身姿多有南国水乡女子的婀娜与娇柔,可她的画笔却总在不经意间泄露出其作为朔方巾帼的冷峻和苍凉。这一点在她的“中国古村落”系列画作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古村落”是齐鹏继“人格符号”之后创作的一个画作新系,包括128幅作品。据齐鹏介绍,在上世纪80年至90年代,她曾登临黄山、华山、泰山、太行山、张家界、天桂山、苍岩山等名山大川,深入到安徽民居、山西大院、江南水乡、西北窑洞以及充满民族风情的山寨土楼,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对50个古村落的历史沿革、结构形式和当代意义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和体验。
  在行走之中,那些由山乡古屋带来的阵阵感动虽然让她收获了一大批纪实速写和水墨写生,但却并没有当下催生“古村落”的诞生。在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孕育,经过了哲学思考与艺术灵感的碰撞之后,“古村落”系列画作终于接踵问世。
  从齐鹏给“古村落”系列画作的命名中不难发现,她那布局于山水之间的“古村落”已经幻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符号。比如“大言”“大运”“尧光”“皇人”“带山”“鹊山”“崇吾”“神人”“帝喾”等等,全都源自中国古代典籍《山海经》,而且皆为神话山川之名。这些冷峻而苍凉的画面,配以古朴玄奥的命题,让人们在理性与直觉、真实与虚构之间,追溯历史和文化的秘境,感受着一种源自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光芒。
  驻足于“古村落”系列画作前,记者告诉齐鹏,很欣赏她的“大言”和“尧光”。前者将静谧的村落置于山腰之间,是在为现代人迷失的心灵构建栖息的家园吗?而后者则把几座窑洞般的老屋,压在高高的山塬脚下,黑色线条渗透着物质时代令人窒息的压抑和不安……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才是艺术,其中融入了艺术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齐鹏坦言,她笔下的山水已是心中的山水,村落则是心中的村落,她在试图以此勾勒人们精神文化的相关性。她认为,作品的标题就像一个人的名字,它是一个符号。就符号而言,它本身是有意义的,符号最大的功能具有精神内涵。

  符号古都:在现实与虚拟间凝固发展的足音

  和许多抗拒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家相比,作为哲学博士和社会心理学博士后的齐鹏,似乎总能以某种积极的眼光注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齐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年前的一个傍晚,她走在北京这座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城市街头,突然生产一种全新的感悟和冲动,于是就有了“符号古都”系列画作的生产。如今,她的这一主题的画作已有了上百幅之多。既有“天坛”“故宫”“中轴线”等古典景观,又有“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等现代景观,还有新型材料时代应时而生的“鸟巢”“水立方”及“国家大剧院”等后现代景观。
  然而,对于艺术家而言,过于“轻盈而欢快”的画笔是一种冒险。首先,除却画院学子的练笔之作,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涉笔于一个全新领域显然需要勇气。不过,齐鹏在表现“符号古都”时,似乎并没有明显感受到太多压力。她说,这次冒险,她实际上是在鞭策自己在艺术价值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在“符号古都”系列中,给人们视觉冲击力最为强劲的要属那组后现代景观。比如“鸟巢”,这个举世惊叹的前卫建筑,在女画家的笔下呈现出几幅完全不同的图画,每幅画面都在人们视觉范畴发生了严重变形,但从其表现形式最具“性格”张力的符号特征来看,这就是齐鹏的“鸟巢”,是她的艺术世界里的“这一个”。
  其次,工具的创新带来全新的艺术语言。齐鹏在“符号古都”的表现中,大胆借鉴油画“排笔”技法,用“油画排笔画国画”。这不仅是她对自己艺术生命的创新,也是对几千年中国画家执毛笔作国画之习性的颠覆。
  齐鹏说,如果没有科技进步下建筑材料的创新,就不可能有鸟巢、国家大剧院等后现代建筑的产生。而这也是促使她在艺术技法上创新的理由。
  在画展上,“符号古都”所引起的反响之好出人意料。出席画展的我国著名美术评论家水天中感叹说:“在当代女画家中,齐鹏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无可替代的。”而如果从“符号画派”的视角关注齐鹏,这种“不可忽视”,可能不仅仅体现在“当代女画家”的群体中,而应该是所有画家。

  相关稿件
· 海峡两岸书画家为奥运捐赠书画作品 2008-07-16
· "侨界携手书画家抗震救灾义卖会"举行 2008-05-26
· 荷兰画家11年创作巨幅郁金香画作 2008-05-09
· 全国紧盯北京宋庄画家村走势 2008-03-12
· 民俗画家告饭店侵权胜诉 200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