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现象引发社会关注
    2008-01-30    本报记者:任沁沁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因为孤独而无法释怀的“空巢老人”,在强大的社会机体下很容易被忽视。近日在北京潘家园发生的一幕悲剧,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一位80岁的失明老太太,因为请求保姆在家过年未被答应,而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专家认为,这起事件折射出“空巢老人”内心的孤独无助。
  “空巢老人”一般指无子女或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由全国老龄办2007年底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0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从1.26亿增长到1.49亿,占总人口比例也从10.2%提高到11.3%。调查还表明,儿女不在老人身边和老年人愿意单独居住的家庭比例显著增加。
  家住西三环北路25号院的罗老师,和老伴退休之后一直单独居住,两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作为子女都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二老却一直过得很开心。
  每日生活规律,坚持早晚锻炼;午后两把椅子,斜靠阳台,晒晒暖阳,闲话家常;罗老师还学会了上网,通过网络了解新闻,甚至通过QQ和孙辈们聊天。记者去探访老人的时候,他们正打点行李,准备回四川老家过一个热闹的春节。
  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满堂;现代社会家庭观念则逐步淡薄、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加上独生子女核心化家庭架构的逐渐成熟,“空巢老人”日益增多。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说,城市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都有较快增长,这已成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研究者江娅认为,“空巢老人”现象,是社会化进程中的必然反映,“空巢老人”叫法并不带有价值观色彩,“老人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适十分重要。”
  北京昆玉河畔,常年有很多老人在这里垂钓和做着各种运动。记者走近他们,发现其中不乏“空巢老人”,昆玉河西岸住户刘原山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刘老精神矍铄,银发苍苍。“有一段时间没钓鱼了,河水都结冰了,”他一边打着太极拳一遍轻声说道,“儿女一个在美国打拼,一个在英国读书。平常我就约上几个趣味相投的老伙伴,钓钓鱼散散步练练书法,也还过得去。今年春节孩子们都会回来。”
  江娅告诉记者,因“空巢”而产生的心理落差,会导致老人的孤独、空虚、伤感等心理问题,但这不一定是导致上述那位老人自杀的惟一原因,可能还有其他各种矛盾和复杂因素的影响,需要家人、社会的共同关心。 
  她建议,“空巢老人”的子女,应尽量多地与父母交流,给予他们关爱;而社会方面,则可以从完善社区文化、丰富社区活动等方面,给这个群体更多的业余生活选择,通过社交和沟通,减低情感的低落。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已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行动、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养老基本方向。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介绍,在今后五至八年时间内,中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的省份将建设20个集居住、休闲、文化、康复、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颐养中心。
  相关稿件
· 美国社会正在兴起老人看护行业 2008-01-09
· [2008•希望]城里老人渴望有人"唠嗑" 2008-01-02
· 马桂萍:老人失眠切忌滥用安定类药物 2007-10-31
· 董树猛:老人过秋可以适当的"冻"一下 2007-10-31
· 郭峰表示:我国百岁老人已超过两万人 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