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母带动育婴高端消费
专家称:过分“讲究”反而对婴儿不好
    2007-06-01    本报记者:周俏春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赶着“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的好兆头,越来越多的“80后”年轻夫妇满心欢喜升格为人父母。而“80后”超前、时尚的消费观念,也使得他们更愿意让孩子享受名牌和高品质的商品,从而带动育婴经济呈现出高端化倾向。然而,对宝宝们而言,真的是花的钱越多越好吗?记者为此做了深入采访。

    图为一位女士在展示一幅婴儿属相胎毛画。如今,年轻一代的父母都很舍得为孩子花钱。新华社发 刘念海 摄
刚吃奶便浑身名牌

  五罐单价180多元的进口品牌奶粉,200元的名牌纸尿片,500元的蔬菜泥、鱼肝油、钙粉等辅食,平均200元一件的童装,再加上800元的保姆工资……在成都一家保险公司做职员的徐嘉粗略估算,在一个月内,她为不满一岁的儿子竟花去了近3000元。
  徐嘉今年刚满24岁,在她居住的小区,年轻的新妈妈们经常互相交流育儿之道,相比之下,她儿子的花费并不算多。另一位漂亮时尚的年轻妈妈自豪地说:“我女儿从出生那天起,吃的用的都是名牌,现在生个孩子疼得跟心肝宝贝似的,啥好啥贵都舍得给她买,从来不心疼钱。”
  成都城南高档住宅小区密集,近一年多来其附近如雨后春笋般新开了二三十家育婴用品专卖店。记者到店里一看,不禁感叹如今新兴的婴儿产品真可谓层出不穷。如防小孩溢奶用的拍背器、专门为婴儿设计的掏耳勺、婴儿学饮水用的学饮杯等等,光是宝宝长牙时使用的磨牙棒、磨牙胶就有好多品牌,此外还有五花八门的鼻腔护理器、喂药器、消毒器、安全座椅、固定安全带、睡袋、音乐摇椅、安全保护门塞、安全别针……许多人性化设计的新鲜玩意,记者还是头一次见到。当然,这些新颖的“玩意”价格都不便宜。
  一名营业员透露,越是年轻的父母,在孩子装备上越舍得大方投入。名气大、媒体广告曝光率高的进口品牌尤其受青睐,标价低的普通国产产品他们一般都掠过不看。“你看我们店里,最贵的婴儿床近2000元,奶瓶一套378元,奶嘴45元一个,宝宝专用浴毯266元,这些都是卖得最火的产品。”
  一位正在选购奶粉的年轻妈妈告诉记者,她本命年时生下宝宝,现在孩子刚满一岁,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有车一族”了,一辆手推车,一辆学步车,还有一辆电动车,家里的杂物间都快堆不下了。“以前的孩子什么都没有一样长大了,但现在好像少了一样都不行。”宝宝还不会行走,已经有一间漂亮的房间,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用品。

爹妈攀比心理作祟

  一走进年轻妈妈林杭的房间,记者不由得惊叹化妆台上琳琅满目的香水和护肤品。林杭解释说,由于自小家境优越,她从来对花钱购物都比较随意,一毕业结婚生子样样都像她的消费观念一样超前。
  林杭说:“早生早恢复,周围人都夸我现在看起来还是和原来一样年轻漂亮,钱存着不消费多可惜啊,我和丈夫每个月加起来近万元工资,在成都这样的西部城市算是中等偏高吧,但我们从来不存钱,每个月还像恋爱时那样是月光族,把钱都花在我和宝宝的吃穿上了。”
  类似林杭这样想法的年轻父母不在少数,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消费习惯上,“80后”的年轻父母早已习惯了善待自己,如今有了宝贝孩子,他们更是不遗余力地把高消费的重心传承到孩子身上。
  即使是有些刚组建小家庭不久、收入并不宽裕的年轻父母,出于攀比意识对孩子花钱也不愿“手软”。一位目前暂无工作,靠丈夫一人工资养家的年轻妈妈说:“没办法,别人家孩子吃穿都用名牌,我们也不能太寒碜,我们大不了再厚着脸皮做啃老族,多让双方老人经济上支援点,但决不能委屈了孩子。”
  有的月收入仅为五六千元左右的小家庭,新生儿的消费支出占据了家庭总支出1/5以上,加上有的还要供楼供车,压力的确不小。“幸好只有一个孩子,再多一个这样消费的恐怕就养不起了。”一对年轻夫妇笑言。

抚养孩子不必过分追求高消费

  事实上,如今,认为“花在宝宝身上的钱越多就越好”的年轻家长们越来越多,但婴儿的健康和幸福和金钱一定成正比吗?
  成都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江庆霖告诉记者,婴儿用品并非越贵越好,有些产品价格贵是因为成分复杂,这种过分的“讲究”反而对婴儿不好。比如吸鼻器、掏耳勺等婴儿用品,家长们应慎用。婴儿鼻子和耳朵都十分脆弱,使用这些东西,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婴儿皮肤发炎。
  日常生活中只要能保证科学饮食,营养平衡,平时孩子从谷物、肉类、蔬菜、水果中就能摄取足够的营养了。况且,许多保健品都含有激素,对婴儿的身体没有好处。同时,过早给新生儿使用一些沐浴液、抚触液、护肤乳等可能造成全身过敏,严重者还会造成哮喘。
  采访中一些年轻父母也坦言,为买这些昂贵婴儿用品,掏了不少冤枉钱。年轻妈妈张菁举例说,孩子刚出生时常溢奶,用了拍背器也不顶用,孩子照样溢奶。孩子流鼻涕鼻子堵塞,吸鼻器一碰到鼻子,他就疼得哇哇叫。学饮杯喝水费劲,孩子不愿喝,拿它当玩具咬着玩。当初不惜高价买回来的这些东西,现在都成了家里的摆设。
  在广西桂林从事多年幼教工作的庞青云老师表示,有的年轻父母追求时尚,为孩子购买名牌产品,当孩子成长到幼儿阶段时,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就会逐渐明显起来,比如容易引发孩子的攀比心理、太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等,对孩子的性格培养无疑是弊大于利。

  相关稿件
· 医院院长买婴儿赔产妇 2007-04-25
· 日战后“婴儿潮”一代退休引发新问题 2007-04-02
· “婴儿潮”催生乳业变局 2007-03-14
· 婴儿纸尿裤带来滚滚商机 2007-03-14
· 头孢曲松钠遇钙可致婴儿死亡 200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