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武:福建东南将形成石化产业链群
    2008-06-27    本报记者:沈汝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石化产业发展论坛”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石化工业区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成为九个“国字号”石化园区之一。  
  “泉港区无论是从基础设施条件,还是从石化产业基础来看,都已具备了跨越式发展国家级石化基地的条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说。  
  泉港区石化工业区毗邻湄洲湾,被定位为“湄洲湾石化基地先导区”。在2007年福建省政府制订出台的《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中,湄洲湾石化基地将重点发展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主导产品,形成以成品油、聚烯烃、有机化工等石化中上游原料为重点的石化产业集群。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李勇武对石化产业前景非常看好,目前中国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自给率低,有机原料需要大量进口,这为泉港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泉港区委书记游祖勇介绍,泉港石化工业区由仙境、南垦、洋屿和氯碱四个片区组成,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已开发7.76平方公里,2007年石化产值达190多亿元,今年石化产值预计可突破250亿元,2010年将有望突破1000亿元。  
  泉港已开辟为国家一类口岸。游祖勇说,今明两年码头泊位全部投产后港口吞吐量将超过5000万吨,届时泉港区将建成福建最大的石油化工港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同时,泉港石化工业区北承长三角石化圈,南接珠三角石化群,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
  世界级的石化基地前景、优越的深水港自然条件、大手笔的综合基础设施配套。德国林德集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方世文认为,这是拉动公司到泉港区投资的“三套车”。
  泉港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时作为全省石化龙头基地和重要的台胞祖籍地,这个区在对接台湾石化产业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而台湾石化工业受资源、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困扰,对外转移趋势正不断增强。  
  6月19日,泉港区政府与台湾区石化同业公会达成在泉港石化工业区设立台商化工投资专区的投资意向。“台湾的经验、技术和管理水平加上泉港的原料、市场等基础环境条件,无疑可以实现合作,共创双赢。”台湾区石化同业公会理事长周新怀也非常看好两地石化合作空间。  
  “闽东南一带将形成一个上千亿元的石化产业链群,一个新兴的石化产业基地将在东南沿海迅速崛起。”李勇武说。
  相关稿件
· 福建晋江:扶植担保公司解中小企业资金饥渴 2008-06-27
· 福建:出台新政策提高新土地整理项目补助 2008-06-25
· 福建平潭海峡大桥建设进入快车道 2008-06-24
· 国开行在福建累计承诺124亿元“绿色信贷” 2008-06-20
· 电力供应紧张 福建月缺电将达160万千瓦时 200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