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订单支撑 我国船舶用钢将继续高增长
    2008-02-19    作者:王进    来源:中国证券报

  随着2007年我国船舶工业总产值、完工、接单等的快速增长,我国造船板也出现量增价升的形势。钢铁行业门户资讯网站“我的钢铁网”日前发布预测报告表示,在世界造船工业中心东移的趋势下,2008年在国内外造船新产能释放中,船舶用钢消费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去年造船板量增价升

  “我的钢铁网”表示,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1059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63亿元,同比增长53%;完工出口船舶149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7%,占我国造船完工总量的79%。受此影响,2007年我国造船板产量达到1215.83万吨,与去年同比增长86.6%,增长近一倍,比上年增速提高50个百分点。
  除产量大幅增长外,造船板价格也明显上涨。2007年上海市场造船板从年初的4300元/吨,上涨到年底5500元/吨,涨幅达到1200元/吨。“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告诉记者,如果比较造船板价格与普碳中板价格可以发现,2007年造船板与普碳中板的价格差距更大了,上海市场2007年20mm造船板与同规格中板价格差平均每月为610元每吨,而2006年这一差距只有400元每吨。这进一步说明在造船景气影响下,造船板价格表现比普通中厚板更优秀。

造船订单未来需求依然强劲

  由于我国造船行业高景气周期已经维持数年,所以国内开始质疑造船产能的高增长能否持续,“我的钢铁网”研究报告认为,近几年来,世界造船工业中心逐渐东移,2006年以来,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出现大幅上涨,远远超过完工量增速。2007年中国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仅次于韩国,排名第二。而以载重吨为标准统计,中国在承接新船订单上已经超越了韩国。
  行业分析师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造船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仍在加强,新接订单量的增长仍值得期待,2007年手持订单量的快速增长主要由新接单所贡献,这也说明我国造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今年造船板有望再上新台阶

  “我的钢铁网”认为,中韩日三个主要接单大国,2008年造船产能将有明显释放。随着造船企业与钢厂联系的加深,在造船业继续高景气下,造船板等船舶用钢有望迈上新的台阶。
  中投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2007年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三大造船基地,目前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一期工程年设计产能为450万载重吨;212万载重吨的广州龙穴基地一期也自2007年底开始试生产;江浙一带中小造船企业也在2008年纷纷投产。
  因此,分析人士认为,造船产能的释放将加大对船舶用钢的消费。2007年我国部分钢铁企业由此加强了与造船业的合作。宝钢2007年宣布与中船集团共同出资建设江南长兴造船基地。首钢在同年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展开船板采购供应等多方面战略合作。同时,湘钢也进入中船集团造船板主要供应商之列,而重钢则开始准备建设1780毫米热轧板带生产线,总投资额达40亿元,其中宽厚板项目主要生产船舶用钢。

  相关稿件
· 船舶运力供过于求 海运市场降价压力陡增 2008-01-16
· 中国船舶有望成为全球造船业“榜眼” 2008-01-09
· 欧盟对我船舶反倾销警告“见效” 2007-11-27
· 六大因素聚集 船舶工业明年或出现“拐点” 2007-10-09
· 专家认为:配套业发展滞后制约船舶业发展 200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