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过劳"中汲取教训 "慢生活"思潮流行
    2007-07-13    刘畅    来源:《人民日报》2007-07-13 7版
  路过东京涩谷区加计塚小学,总会看到操场上孩子们在运动或游戏,该校临街的体育馆,也常常传出练习跆拳道的喊声。放学时走出学校的孩子们小脸红扑扑的,看着健康可爱。
  日本人均寿命世界最高,人们常对其长寿秘诀津津乐道。说得最多的除科学饮食、营养均衡外,便是注重锻炼和养生。的确,日本的健康管理可谓“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到大学,对体育运动非常重视。
  日本计划从2007年至2016年10年间,实施“新健康开拓战略”。该战略第一项内容就是儿童健康,此外还包括女性健康、克服肥胖、减少癌症等九项内容,“健身运动的振兴”也是其中之一。该战略认为,从小到大保持经常性的运动,对健康长寿意义重大,但在现代社会,活动身体的机会日益减少。因此,计划提出增加外出游玩和体育活动,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并帮助国民实现“运动一生”的生活方式。
  为了培养儿童游玩和运动的习惯,日本政府计划继续充实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小组的活动,增加练习跑、跳动作的教学内容,并呼吁国民重视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政府还增加各地区的综合性健身设施,普及健康知识和运动知识。目标是让国民“从小孩到老人”,可以随时随地参加体育活动,保持运动习惯。
  关于成人的健身运动,根据近年“国民健康营养调查”,各地区综合性健身机构的设置比率为42.6%;具有运动习惯的人口比率,男性为30.9%,女性为25.8%。为促进国民健身运动,200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出台了《运动指南2006》。其中详细说明了为预防不良生活习惯而设定的身体健康指标及相应运动量。个人可以按照这份指南,了解自己的体力状况,测评现在的身体活动量,并设定今后的运动量目标。
  比如,指南鼓励多走路“无论何时何地,走路既简便又愉快。一天1万步,一周就是7万步!”它以图示说明最有锻炼效果的走路姿势:“视线放远、肩部放松,挺胸直背、胳膊大摆,脚尖先着地、步伐尽量大。”指南建议在日常环境中保持运动量,如多走上坡下坡,少乘电梯多爬楼梯等。它还针对上班族、主妇等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提出相应的运动建议,如办公室白领可利用午休时间散步、主妇应提高肌肉锻炼等。
  日本政府如此煞费苦心地让国民多运动,是因为身体健康不仅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也间接减少医疗保险等社会负担,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效率。而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近年人们对健身的重视,包含着对生活方式的反思。工作的过重负荷,导致“过劳死”时有发生,日本人在追求经济繁荣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2007年截至目前,日本发生“过劳死”355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例。日本职场人士给人的印象是,每天在工作的重压下透支体力,“过劳死”几乎成为显示日本社会生活特点的词语之一。近年来,“慢生活”等思潮流行,便是对现代社会压力的反思。在追求财富和发展的工作目标之外,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兴趣爱好、家庭等个人生活的充实。
  离加计塚小学不远,涩谷区“健康中心”的室内游泳池里,常有老人光顾。他们或舒展地游泳,或在水中步行,看上去自在而闲适。健身,对社会来说,能够促进医保体系良性运转,提高综合国力;对个人来说,是自我实现的基础,更是愉悦身心、享受生活的方式。日本的做法是,从娃娃抓起,“运动一生”。
  相关稿件
· [专题报道]解读“过劳模”现象 2007-05-11
· “过劳人”[图] 2007-05-11
· 被高强度劳动“掏空”的都市“过劳人”[图] 2007-05-11
· 被高强度劳动“掏空”的“过劳人” 2007-05-11
· 解读“过劳模”现象 200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