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6-22 记者:陈志萱 张介岭 来源:经济日报 |
|
|
本报讯
据法国全国人口研究所日前发表的“人口与社会”报告,世界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将加快,今年全球城市人口将逾半。据统计,1900年城市人口仅占世界人口一成,1950年升至三成。203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六成,即世界80多亿人中有50亿是城市居民,而目前全球的城市人口为33亿。
一般说,城市化水平是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欧洲和北美的城市人口占四分之三,但是,城市人口占78%的拉丁美洲却是一个例外。非洲和亚洲是人口最稠密的两个区域,城市人口将于2030年超过50%,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逾千万的城市增长迅速。1975年,千万人口的城市仅有东京、纽约和墨西哥城。2005年超过了20个,多数位于发展中国家,目前东京人口达3520万,墨西哥和纽约的人口分别达到1940万和1870万。人口在50万至1000万的城市20年间翻了一番。
城市化也给各国带来了新问题。
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形成了被社会边缘化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如法国的郊区),使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膨胀带来了污染和“贫民窟”等问题,也带来了城市化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部分非洲城市居民由于生活水平降低,依然从事农业活动,过着农村的生活方式,使扩大的城市同时出现了农村化的趋势。
城市化发展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紧密相随。根据联合国日前发表的《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比例正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报告指出,虽然目前发达国家老龄人口比例比发展中国家高出许多,但今后几十年中,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超过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联合国负责经济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奥坎波表示,老龄化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各国应未雨绸缪,制定相应对策可以使社会更好地适应人口的这种变化。奥坎波说,人口老龄化反映了人类的进步,表明了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和人们健康、营养水平的提高。但人口老龄化也给社会带来了挑战,对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卫生体系都产生了压力。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也提到,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2025年,欧洲国家的人口平均年龄将从目前的38岁增至2050年的49岁,一半人口的年龄将超过55岁,届时将比非洲的平均年龄高出20岁。
报告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和人口的预期寿命增加。今后20年,中东欧国家人口将减少2400万。2025年,在东欧9国和阿塞拜疆、斯洛伐克等国家的人口中,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龄将超过65岁。西班牙将成为人口最老的国家,平均年龄将达54岁,意大利和奥地利将尾随其后,列第二和第三。
报告强调,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对经济产生冲击。但是,只要采取适当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就业的政策,老龄化并不一定会阻碍经济增长。各国应尽快制定相应对策,以扭转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尽快建立在财政上可支撑的退休制度,采取向医疗制度提供资金的严格措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