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森:锻造强势金融服务王国“黑石”
    2007-02-12    记者:卢怀谦    来源:《中国证券报》2007-02-12 A14版
  美国知名私募基金公司黑石集团9日宣布,完成对美国最大的商业物业集团———权益写字楼投资信托公司(EOP)总额达390亿美元的收购,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杠杆收购交易。
  此次收购完成后,黑石将成为全美一些知名地产项目的“业主”,其中包括曼哈顿的环球广场、芝加哥的市民剧院和西雅图的最高建筑哥伦比亚中心。
  有谁相信,22年前,当彼得·彼得森在纽约创建黑石集团时,公司只有4个人和40万美元。
  成立22年来,黑石集团在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的领导下,已壮大成强势的金融服务王国,横跨商业银行、私募基金、不动产、避险基金和公司债等业务。截至目前,黑石已完成的交易总值达1590亿美元。集团旗下拥有的公司若结合起来,可能逼近财星500大企业的前20名。此外,黑石2006年募集了156亿美元的资金,成立了全球最大的收购基金。
  1926年6月5日,彼得森出生于美国中部大草原上的内布拉斯加州Kearney市,父母均是希腊移民,以开东南欧风情的小餐馆讨生计,小彼得森的脑海里,清楚地记得排外的3K党在他父母开的小餐馆外面游行示威,抗议他们这些外来移民的情形。那时他便立下大志:要做出一番大事来,给这些示威的人们看一看。
  彼得森1947年在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学院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被评为当年学业成绩最优秀的毕业生,然后在芝加哥的一家市场研究公司Mar-ket Facts公司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1951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彼得森出任公司常务副总裁,这一年他只有25岁。1953年加入芝加哥McCann Erickson广告公司,第二年28岁的彼得森就升任副总裁。1958年他加盟了贝尔·霍韦尔公司,任副总裁,1962年,他被《生活》杂志选为40岁以下美国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实践证明,《生活》杂志看得很准,彼得森1963便升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之后的8年里,公司的运营收入翻了4番。
  美国大富豪约翰·D·洛克菲勒是彼得森生命中的一位贵人,也是他的伯乐。1969年,彼得森接受洛克菲勒和美国前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的邀请,出掌一家私营慈善基金会的董事长,正是在这家基金会期间,他的才干被华盛顿发现。1971年,他接受尼克松邀请,出任总统国际经济事务助理,人称“尼克松政府经济领域的基辛格”,1972年2月转任商务部长,并兼任国家生产力委员会主席和美苏商业委员会主席。在与当时的财政部长约翰·康那利之间的“瑜亮情节”不得其解的情况下,讲究做事留余地的彼得森在做满一年商务部长后挂冠而去,结束了他短暂却显耀的政界生涯。
  彼得森离开华盛顿后,并没有回他的老根据地芝加哥,而是选择了华尔街。他接受了华尔街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力邀,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开始了他的投资银行家生涯。
  由于彼得森此前毫无投资银行经验,对于他的任命,雷曼兄弟公司的许多资深合伙人都颇为不快,但是,他以自己的实力说明了一切。正如雷达飞瑞的菲力克斯·洛哈汀所说的,“他接管了雷曼兄弟,并且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干出了绝对漂亮的活儿。”
  彼得森到雷曼兄弟时,正值公司的危急存亡之秋。掌门人罗伯特·雷曼1969年死后,公司陷入了长达4年的权力斗争,人心涣散,业务杂乱无章,收入江河日下。彼得森凭借其在贝尔·霍韦尔公司首席执行官期间磨炼出来的管理技巧和在总统顾问和商务部长期间培养的战略家眼光,在雷曼兄弟公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75年,兼并了Abraham & Co公司,1977年,兼并了科恩·娄布公司,组成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联合舰队:雷曼兄弟·科恩·娄布公司。
  此后5年,公司收入和利润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成为华尔街的明星。到了1983年,雷曼兄弟公司已拥有资本2.5亿美元,是当时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和历史最长的合伙企业。
  所谓盛极而衰,就在1983年,雷曼兄弟公司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彼得森不愿与公司第二把手格拉克斯曼兄弟阋于墙,主动向董事会递交了辞呈。然而格拉克斯曼夺权后不到9个月,由于经营不善,雷曼兄弟公司便被美国运通公司收编,这家百年老店到1994年上市后才东山再起。
  与彼得森一同离开雷曼兄弟公司的,还有他的爱将史蒂夫·施瓦茨曼。正是受到彼得森的赏识,这位先后毕业于耶鲁和哈佛的高材生才能在31岁就升至公司合伙人。1985年,彼得森和施瓦茨曼各投资20万美元,共同组建了一家小型并购公司。彼得森想出了“黑石”这个名字,这是对两人祖籍的一种纪念: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的姓氏分别嵌着德文中“黑色”和希腊文中“石头”的词义。他们的榜样就是美国最早、最大的并购公司集团KKR。 而在当时,他们公司总共只有4个人:彼得森、施瓦茨曼和2个助理。
  他们深知,要想跨入新兴的LBO市场,只凭4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是不够的。于是,两人开始投入并购顾问业。“当时我觉得,企业执行官对投资银行业者的印象应该不差。” 彼得森回忆说,“我们认为,40万美元不是一大笔钱,所以像看沙漏般看紧每分钱。在第一笔收入进账前,我们已用掉一半。
  黑石的第一桶金,是彼得森利用与Sony公司总裁盛田昭夫的朋友关系,抢得收购代理权,代表Sony公司出价20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之后,他们决定借鸡生蛋,创立私募基金。由于黑石当时在华尔街尚属无名之辈,在募资过程中吃了不少闭门羹。施瓦茨曼加快说:“被我们视为最可能点头的19家客户,一个个拒绝我们。总共有488个潜在投资人拒绝我们。”但有志者事竟成,业务终于有了转机,“黑石”取得了美国保险及证券巨头保德信公司(Prudential) 副董事长凯斯的信任。“他当时说,‘我喜欢你们两个家伙,我会给你们1亿美元。’”彼得森回忆道,“后来我们又从杰克·韦尔奇那里拿到一笔钱,于是我们就算上路了。” 黑石的第一只基金吸引了32个投资者,包括大都会人寿、通用电器公司、日兴证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的退休基金在内。
  办好一个企业,不仅要靠好运气,还要靠好谋略。在盛行敌意融资并购的1980年代,彼得森和施瓦茨曼就为公司发展定下了一条基本准则:坚持不做敌意收购;他们还发现,运用彼得森强大的人脉关系网和他们每一单收购生意中的相关公司建立友善关系至关重要、而且无往不胜—————这一条现在已经成为“黑石”的标志性策略,使“黑石”成为一个连对手都愿意与之打交道的公司。
  美国《财富》杂志认为,从一开始,“黑石”成就的每一项辉煌都是两者并肩战斗的成果。两个人相差20岁,原来是上下级,如今是合伙人。一人“主内”,一人“主外”,配合得几乎天衣无缝:年富力强的施瓦茨曼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充沛精力是“黑石”这部庞大“生财”机器得以顺利运转的“发动机”,老谋深算的彼得森在金融界及政界浓厚的人脉资源和游刃有余的外交手腕则是“黑石”的“润滑剂”。
  “黑石”帝国的两个创始人尽管合作默契,但人和人之间难免产生矛盾,所幸这种矛盾并没有妨碍“黑石”的运转,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内部矛盾运动”的推动,“黑石”才能一步步茁壮成长。
  有人这样形容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的关系:“他们之间有一种爱恨交加的关系。彼得森觉得是他造就了施瓦茨曼,而施瓦茨曼认为他成就了彼得森。”
  与美国大富豪约翰·D·洛克菲勒、前美国国务基辛格、美国国际集团前总裁莫里斯·格林伯格这些彼得森的老朋友们一样,彼得森自己也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在他的操盘下,公司1月11日出高价说服前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出任黑石高级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主席职务,开拓亚洲新兴市场业务。
  在人们看来,彼得森选中梁锦松,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亦官亦商背景,而这种背景对于公司并购业务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Jafco Asia风险投资公司驻香港的执行董事Vincent Chan说:“黑石集团如果没有请到这样一位对当地很了解的能人是不会进入中国市场的。梁锦松在金融领域经验丰富,而且他和公司及政府的高层有着联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