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难以重现
    2010-07-07    作者:刘兴祥    来源:证券时报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在二季度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同时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表态也有微妙变化,表现一定程度的担忧。在这种背景下,有关新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可能卷土重来的呼声陡然高涨,当前政策的急剧转向又被推到了风尖浪口。然而,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势来看,这种可能性目前仍然较小。如果着眼于更长远的推动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新一轮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推出更加需要慎之又慎。
  作为重要的先行指标,PMI指数在4月达到55.7的峰值后连续两个月下滑:6月份为52.1,比前一个月回落1.8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最大跌幅。与此同时,其它的一些领先指标也开始出现下降态势:新开工、在建项目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均在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去年的4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降幅比较明显。其实,回顾年初的各类预测,今年宏观经济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几乎是没有异议的。由于去年GDP基数比较低,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也就在预料之中。这也表明,在强有力的宏观政策措施推出后,经济完全回归到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上来。但是,接近12%的增速显然偏高,继续保持如此高的增速是不现实的。综合目前的普遍预测来看,二季度GDP增长仍然会达到两位数,今年全年8%的增长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因此,目前仍然是适度放缓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值得特别担心,还不到提及新一轮刺激政策的时候。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央从前年底开始推出了一系列货币、财政政策加以应对,特别是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首的强力刺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应急的临时举措。例如,接近十万亿的信贷天量超过正常年份的三成左右,从信贷投放情况看,它的积极主流是要充分肯定的,但在信贷质量、信贷结构、金融资源配置及投放效率等方面,却暴露出很多问题,留下了很大风险。因此,在经济企稳并回暖后,着手恢复政策的正常化就必然会成为今年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具体而言,无论是要求新增信贷总量控制在7.5万亿之内并均衡发放,还是要求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程序正规化,主基调显然是政策恢复到2008年以前的常规状态。因此,在危机逐步平复的情况下,这些应对危机临时举措的退出早在意料之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其用意显然更多的是使宏观政策重新走上正常轨道,绝对不能简单视之为大幅收紧。在没有大幅收紧的情况下,重新启动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也就言之尚早了。
  重提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更多地是对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担忧,背后体现的是对高增长目标的“崇拜”。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8%的GDP增长目标被提出,以此水平为基础对经济增长进行目标管理的政策思路得以确立。其后,8%的目标似乎成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仍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区间的下限。但是,理性分析之下,没有理由认为10年前确定的目标水平仍然适用。一个简单道理是,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的基数扩大、动能趋弱,GDP增长有减缓的趋势。对中国而言,鉴于其经济的“大块头”,随着GDP总量的提高,经济增长的资源限制也日益显著。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的GDP总量是8.9万亿元,2002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2009年则达到了33.5万亿元,世界排名第三。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水平应适时地下调。如果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3%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相比,我们仍然保持这样高的增长目标显然是太过于苛求自己了。
  在当前情况下,适度下调增长目标其实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有助于在政策操作中兼顾经济增长与其他政策目标的平衡。近几年以来,我们在经济政策制定中所面临的矛盾和两难境地更加复杂,特别是短期的“保增长”举措和长期的“调结构”诉求之间具有一定的冲突。可以想象,如果在经济发展向纵深展开,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的情况下仍然死守一个过高增长目标,可能会导致对其他目标的牺牲,从而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被迫推迟的调结构任务已经成为当前最核心的工作,这直接关系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由外需、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外需、消费投资共同拉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平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由依靠资源消耗的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等等。
  从今年以来的财政政策走向来看,力保调结构优先的目标相当明确。今年4月份,财政存款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同时,4月份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在总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上升速度明显低于历史均值,仅仅基本持平,这都显示财政政政策在4月份曾经有退出迹象。然而,进入5月份以后,财政拨款下发的速度明显加快,财政部举债的进度也开始加快,久违的“积极财政政策”也频频出现在相关官员讲话中,这些迹象显示财政政策基本上重回了“积极”轨道了。但是,近期一系列财政政策动向显示,与2009年相比,此次财政政策更多的是考虑“调结构”的需要:无论是鼓励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投向廉租房的保障资金等,都与调整经济结构的方向保持一致。
  因此,结构问题已经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不下大力气调整结构,不下决心解决结构问题,我国经济无法成功走上复苏之路和持续稳定增长之路,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面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复杂性,轻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还必须坚持调结构的大方向。
  相关稿件
· “2010版”经济刺激方案 2010-03-22
· 日本去年经济刺激政策保住100万个就业岗位 2010-03-18
· 经济刺激政策应当逐步退出 2010-02-25
· [博客]退出经济刺激政策需谨慎再谨慎 2010-02-03
· 斯蒂格利茨:美需要第二轮经济刺激 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