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让人民币贬值
    2010-06-12    作者:黃育川    来源:FT中文网

    欧元暴跌和经济持续失稳的兆头,已促使中国政府在调整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采取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欧元暴跌给中国提供了一个提高汇率灵活性的绝佳机会。中国应立即行动,而不是等待危机消退。而或许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国首先应该让人民币贬值,而不是升值。
  过去,中国政府一直不愿屈从全球压力,让人民币升值,因为既然市场认定人民币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升值(即便是渐进式升值),一旦升值,将刺激投机性资金的流入。据估计,过去10年,每年流入的资金中,大概有20%至40%是押注人民币升值(要么是稳步升值,要么是通过一种有节制的方式)的“热钱”。这些热钱的涌入,加大了让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并造成了一些中国本已穷于应对的负面结果。
  这些破坏性后果包括流动性过剩以及低于期望水平的利率——在此影响下,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会被推升至不可持续的水平,资产价格出现重大崩盘的可能性也有所加大。北京和上海的房价显然过高,而需求却有增无减。尽管过去一年许多楼盘的售价翻了一番,租金却裹足不前。由于业主等着“高抛”,大量房屋仍然空置。出于这些考虑,中国不应鼓励单向押注汇率升值。
  关于人民币汇率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人民币的币值,二是其灵活性。不管传统看法如何,实际上首先解决后一个问题,比为前一个问题头疼更为重要。采取一种灵活的汇率机制,将让中国及其它各国获益更大。
  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已将近2年,而自去年11月起,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已下跌近20%。鉴于欧洲市场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重要性,人民币兑欧元的大幅升值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机会,开始允许扩大人民币的波动区间。中国官员已公开暗示,将允许这种情况。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欧元区眼下的动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会下降几个百分点,然后再掉头攀升——这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中国的关键目标应该是形成更具弹性的汇率机制,对升值还是贬值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偏见。自从中国2005年打破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开始了稳步而渐进的升值,直到2008年8月,人民币重新与美元挂钩。
  在此期间,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是:每年的升值幅度不超过6%至7%。一旦超过7%,就会助长过度的资金流入,因为在考虑到不同金融中心之间的利差、以及跨市场转移资金的交易成本后,投资者又把握获得诱人的回报。即使这3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约为20%,但资金持续流入,人民币升值压力仍未减弱。
  随着过去两年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市场观察人士猜测,需要调整的幅度,要远高于渐进式升值的6%至7%。不过,中国政府仍坚决反对任何大幅或突然的调整,并不愿朝未必会解决问题——实际上,可能会让情况更糟——的方向,再次启动渐进式升值。
  问题仍然存在:如果人民币汇率由市场来决定,那么未来5年,人民币是会升值还是会贬值呢?人们普遍认为,由于中国持续呈现贸易顺差,并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人民币肯定会升值。然而,尽管人民币汇率缺少变动,但随着通胀加速、要求大幅提高实际收入的压力增大、加之房价持续上涨,中国的竞争力已开始受到侵蚀。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大概要算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压力。这一点从华南地区备受关注的罢工事件中可见一斑——从本质上讲,这些事件与其说反映了中国劳动力的短缺,不如说反映了当离家更近的地方出现同样有吸引力的机会时、新一代民工不愿迁移的现状。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由于现行的资本管制,大多数中国家庭和企业很难将资金转移到国外。许多人仍不认为,在其它国家拥有资产可能会更具吸引力。但随着中国人在考虑投资选择时越来越老练,转移资产时越来越灵活,与其它任何一国拥有大量资产的人一样,中国人将通过把资金转移至国外,更为迅速地实现资产多元化。谨慎地对资产进行多元化投资,可能意味着“基于市场”的人民币可能会逐渐走弱、而非走强。未来几年,人民币汇率是一件谁都说不准的事儿——情况也本该如此。

  相关稿件
· 2009年人民币贬值风险继续加大 2009-01-05
· 人民币贬值正是市场基础的反映 2008-12-08
· 出口压力下人民币贬值或将持续 2009-06-18
· 人民币贬值和扩大内需南辕北辙 2008-12-05
· 人民币贬值可形成多赢局面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