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看待中美贸易战
    2009-11-10    作者:黄波    来源:长江商报

  11月5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从我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11月6日,我国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双反”调查;同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对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铜版纸、从中国进口的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
  11月9日各大媒体报道这些“硝烟弥漫”的新闻时,都不忘提及两个背景:发生这一切,距离中美互相承诺不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才一周时间,距离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日期11月15日只有不到10天。的确,这一切有些不好理解。现在,事实教育我们:经济是经济,礼仪是礼仪,奥巴马对中国可以有很多友好的表示,但他不能为了“面子”就丢掉“里子”,因为他不得不把美国相关从业人员,也就是他的选民的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继9月份“轮胎特保案”之后,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接二连三,中国也被迫反制,在这种情况下,再说“中美贸易冲突不会扩大”、“中美之间不会爆发贸易战”已是一厢情愿。一项调查显示,有89.4%的中国网民认为,针对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应当“强硬回击”,在中美贸易争端是否会继续扩大的选项中,则有78.5%的网民选择了“会”。稍稍留意一下主流媒体,“贸易战”也正逐渐成为一个高频词汇。
  舆论风向的这种变化耐人寻味。曾几何时,“贸易战”三个字我们都恨不得深藏起来。《东方早报》一篇题为《别用丛林法则看待中美轮胎特保争端》的文章,这样教导公众,“我们有了联合国,有了WTO,有了那么多的国际协议和组织,就是希望能用文明和规则来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大家的共同繁荣。国际贸易中有争端和摩擦是极其正常的事情,犯不着动辄就说人家是以强凌弱欺负咱们,所以要打贸易战,要拼命。”看来,在作者眼里,中美贸易起了冲突之后,哪怕“贸易战”三个字在西方媒体上是家常便饭,我们却绝对不能提,一提就是主张“丛林法则”了。作者处处倡导“文明和规则”,殊不知,从国际贸易史看,有争端就有制裁,而以战止战同样是驱散经济战争阴云的有效举措之一。美欧、美日之间都打过贸易战,这样的特殊战争何损于其文明?
  “以战止战”既然本来就是一种常态,那么保持平常心也就必不可少。美国的贸易保护,捍卫的是美国相关产业和从业人员的利益,中国的反制也同样如此。双方所争,并非口水,不是虚骄之气,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美国针对我们的贸易保护,与“侵略”、“压迫”相去甚远,我们的反制措施,也与“民族尊严”等等扯不上关系。
  除了公众,我们的出口企业也需要以“平常心”看待中美贸易战,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完全依靠国家的贸易保护来打开和保住市场。即使这一回可以指望,下一回呢?同样是面对美国的贸易制裁大棒,日本汽车业一靠遵守规则不给人口实,二靠战略调整,反倒在美国市场越战越勇,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关稿件
· 中美金融外交关系踏入全新历史环境 2009-11-04
· 中美承诺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 2009-10-30
· 中美能源可从四个方面合作 2009-10-23
· 鸡在中美贸易中是多重的砝码? 2009-10-09
· 中美电动汽车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