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治理难度加大
    2009-10-30    张茉楠    来源:上海金融报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这不仅给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稳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也给我们治理危机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首先是风险转移。央行“杠杆化”取代金融机构“杠杆化”。在危机当中,西方各国货币当局稳定市场和经济的思路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央行的高杠杆率来支持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危机恶化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采取了各种措施帮助缓解银行间和货币市场紧张局势。因此,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构成、风险结构以及资金流动模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以美联储为例,在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扮演了最后贷款人的身份。金融危机后时代,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大量美元资金从美国金融机构和一般性债券与金融产品中转出,转为投资于美国国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规模急剧膨胀,杠杆率不断攀升。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21217亿美元,不到两年时间增长了1.36倍。
  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规模的高度扩张带来了两大风险:一是对资产质量要求的放松,使央行资产质量不断下降,影响资产的安全性;二是,资产负债表的迅速膨胀,引发基础货币投放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仅今年5月,全球基础货币结余增长就高达107%,是1908年有记录以来首次出现3位数的增幅,这无疑对未来货币当局收回流动性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以一个泡沫代替另一个泡沫”,势必引发新一轮高风险。
  其次是“去美元化”。以区域货币取代美元趋势日趋明显。金融危机以来,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明显下降。IMF近期报告表明,截至第二季度末,美元在全球货币储备中所占比重从上一季度的65%降至62.8%。这不仅是1999年以来美元占全球外储比重的最低水平,也是2002年三季度以来跌幅之最。
  事实上,世界其他国家的“去美元化”尤其是亚洲、南美和欧洲正在进行之中。2009年第二季度,各国央行停止积累美元,纷纷减持美元资产,7月接近1000亿的美元净资本流出美国。新兴市场国家为了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试图以区域货币取代美元的趋势则更为明显:在亚洲,今年5月中日韩货币互换协议以及就总额达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出资份额达成协议;在中东,10月17日,波斯湾四国沙特、巴林、卡塔尔、科威特财长及中央银行总裁,重申对创立货币联盟及单一货币机制的承诺,并将于2010年正式推动该计划。此外,在拉美,拉丁美洲左翼联盟“玻利瓦尔美洲国家联盟”的九个成员国近期也同意创立地区货币“苏克雷”,作区内贸易之用,从而逐渐减少使用美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受到阻击。
  再次是价格走势背离。物价通缩与资产价格膨胀并存。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异常复杂的价格形势。一方面,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CPI、PPI已经连续6-7个月处于负值区间;而另一方面,伴随全球投资信心回升,承袭上一轮以低息套利模式为主导的国际游资正在卷土重来,大幅推动了资产价格的飙升。目前,美、日等国的货币供应增速均快于名义GDP增速,全球基础货币持续上升,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充裕的流动性,美元流动性重新流入高收益资产,年初至今,欧美股市反弹20%左右。而新兴资本市场涨幅更为惊人,巴西股市涨了近140%,俄罗斯股市涨了130%,印度股市升了90%,中国股市则涨了60%左右。原油期货市场以及代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LME铝、铜、黄金现货价格和CRB指数,也连创年内涨幅新高。
  事实上,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相关性来看,资产价格是经济运行的信号甄别系统,由于资产价格的敏感性,流动性更易沉淀于资产价格中。一般而言,经济周期过程总是经济扩张———资产价格飙升———商品价格飙升———资产价格回落———商品价格回落———经济收缩———经济萧条。由此可见,代表商品价格的物价是经济的滞后指标,而资产价格是经济的先行指标。回顾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正是物价的持续走低掩盖了资本市场、房地产泡沫和信贷泡沫积聚的巨大风险,让经济走上了不归之路。这是我们必须警醒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