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暖可持续吗
    2009-05-11    徐斌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第5个月上升。而一季度房地产、汽车的持续旺销,也证明中国消费并未萎缩。去年11月至今,中国经济明显的V形反转或者反弹态势,有点让观察者吃惊。
  目前金融资本开始反思,去年年底看空中国经济的态度,是不是有错误?比如某位国内大券商的投资总监就在自己博客中写道:“对于中国而言,住房和汽车的繁荣是必需的。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倒是好得让人难以理解,这究竟是国家刺激的短期现象,还是中国储蓄到一定时期的必然消费,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还需要等待。因为这两个行业带动的产业超过五十个,所以如果目前这两个行业的数据持续,去库存完成后,最迟下半年拉动作用便会启动。那个时候,每个研究机构大约就会开始调高对中国GDP的增长预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投资者就会反思去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到底有多大。”
    但这位投资总监在文中又说:“美国当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现状倒真有许多神似,中国过去的五年GDP也几乎增长一倍,也积累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蓄;住房和汽车也深得现在中国人的喜爱;今年以来中西部省份的投资高增长似乎也有某些从东向西的征兆。实际上日本、韩国也有这种类似的历史,大多数的历史数据表明:在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的增长期,调整似乎从来都不是主流。那么中国历史是否也要走一次这样的老路呢?”这好比青少年感冒发烧不过是休息两天的事情,顶多打个点滴就熬过去了,七老八十的老人要是感冒发烧,很可能因此翘辫子。不同阶段遇到同一问题,反应截然不同。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几乎所有官员和评论人士都表示:长期依靠进口高速增长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今后不能持续下去了,要转变为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但同时大家又觉得这有可能很难。但从现在形势看来,也许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起码现在房地产和汽车消费旺盛现象显示,中国内需并不冷。居民高储蓄率本身就可以驱动居民消费升级,并且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现在金融资本大佬们的反思,至少说明人们开始思索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否可以让中国经济高增长持续下去。至于产业转移以及经济增长转变的进程有多快,那也得看企业压力以及中西部地方政府投资有多大。而这次金融危机恰恰给企业巨大压力,同时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又较大部分倾向于中西部地区。这使得我们不妨为未来乐观一些。
  在2004年宏观调控之后,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全面看空中国经济,大规模抛股套现。与此同时,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却逆势进场大举增持。2005年之后的两年大牛市,让以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不得不由空翻多。2008年四季度金融资金再次看空中国经济,而产业资本却进场扫货围剿金融资本。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多空对峙,不但国内如此,国际上也是如此。去年四季度国际金融资本纷纷逃离中国并看空中国。而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大举逆势布局中国作多中国。国内外多空大决战的结果如何,大概今年年底就可以揭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