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第105届广交会第一期昨日落下帷幕,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出口展到会采购商数下降了不到一成,而前三天广交会出口展区累计成交额比上届同期下降两成多。但据参展企业反映,相比前几个月动辄三五成的出口降幅相比,参展效果好于预期。与此同时,据进口展区参展企业初步反映,虽然参展企业量略微下降,但成交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甚至比上届还高出很多。
在国际经济局势徘徊于低谷,国内外不利因素交替影响之下,广交会所承担的责任更为重大。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局势依然严峻,今年一季度净出口增长均为1993年有统计数字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出现了19.7%和30.8%的负增长。3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1620.2亿美元,同比降20.9%;其中出口902.9亿美元,同比降17.1%;进口717.3亿美元,同比降25.1%.但与此同时,一些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在同比数据大幅下降的同时,更能反映短期市场变化的环比数据已经出现逆转。据相同信息来源数据显示,按平均工作日水平的可比口径计算环比指标,3月份进出口总值比2月份大幅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32.8%,进口增长14%.这意味着积极的外贸市场已经初步站稳。如此看来,广交会数据虽然出现大幅下降,但企业反映却“好于预期”,就不难理解了。 正如本报社论《振作信心:中国经济未失大格局》所指出的:虽然金融海啸必将导致消费需求总量减少,但在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人们对需求弹性高的奢侈品的需求将大幅减少,而对需求刚性的生活必需品和廉价消费品的需求必将放大。来自进出口市场一线的信息反复印证这一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调研结果,3月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止跌回升。另据本报报道,金融危机冲击给了在国际上处于二、三线的中国机电品牌企业难得的机会。海信等家电品牌以价格优势逐渐占据日韩品牌的市场份额,而东菱电器则凭借其ODM、OBM并举的战略逐步扩大国际市场。 在出口数据回稳的同时,政策环境回暖也在持续。当前,在出口退税等鼓励出口政策取得一定实效的情况下,启动内需市场的政策也同时推出,体现在广交会上,便是作为“对外开放”象征的广州进出口交易会,将首次“对内开放”。据商务部决定,在本届广交会期间组织内外贸企业对接洽谈会,在第二三期各抽一天时间,设置“出口转内销”专场,组织国内有采购出口商品意向的大商场、连锁超市、批发机构来广交会出口展区进行采购。此举一改长期以来广交会对国内贸易商和零售商的歧视政策,折射了中国外向型经济向内艰难转型的身影。 必须看到,当前我们面对的是发达的制造业和落后的流通业并存的局面,内需市场的启动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直接从国外接单,形成了“只需要市场部、财务部”的“车间”结构,缺乏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客户服务等必要的部门,因此内部市场开发能力严重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壁垒众多,经营环境恶劣,导致流通业发展受阻。目前,中国流通企业99%以上是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经营集中度低、效率不高等问题,而生产企业要打通流通环节,仍然需要面对“进场费”、货款拖欠等监管难题。因此,本届广交会准许内销企业进场,成效如何有待观察,但从广交会长期对外开放,对内封闭可知,我国经济之弊在于国内市场开放不足。必须看到的是,经济严冬之下,企业与政府已经是命运共同体,当前,稳住出口,逐步开拓内需市场已经成为政府与企业的共同使命。但这绝非企业单方面努力即可实现,危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也同时倒逼政策环境改善。因此,我们对广交会对内开放充满期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