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矛盾突出 发债隐形风险难料
    2009-02-26    周子勋    来源:上海证券报
  自去年8月份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上海经济逐步下滑,财政收入增幅逐月缩减。2008年8月增幅为0.4%,9月增幅仅为0.1%,10月由于多种因素略回升到2.1%,但到了11月,财政收入增幅则首次出现负增长,且高达-9.5%,12月增幅仍为负。此外,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都是负增长,只有个人所得税仍保持正增长。这样的纪录是上海自1990年浦东开发以来没有过的。
  在一系列财政难题中,最让人苦恼的应该是上海社保基金的“入不敷出”。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2008年上海市级财政收入为上海社保基金托底170亿至180亿元,占到了市级财政收入的17%至18%左右,而预计今年还需要增加60亿至70亿才能把窟窿补上。而随着上海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预测到2010年,上海老年人口总数将达31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3%),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靠并提高财政支出比例为上海社保基金托底的情况将长期存在,甚至会越来越严重。
  如此深感财政压力,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少。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2009年1月,广东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了27.9%。地方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折射出地方政府面临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更对我国目前的财政制度构成了新挑战。
  在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我们依然需要在投资上保持较高的水平。这不仅需要中央财政的大力投入,还需要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地方政府大力配合。所以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的收支平衡问题再一次成了当前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焦点。
  在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委员长会议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这意味着地方债终于获得正式身份。地方债即将开闸,为债券市场迎来新的契机。据悉,2009年地方债的发行总额度可能为2000亿元。
  据透露,广东申报了500亿,浙江省也已上报了300亿元的规模。而中央也会主要按照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偿还能力和配套项目需求来分配额度。从2月初开始,包括辽宁、浙江和江西等各地方财政部门先后下发通知,要求下属县市及同级部门完成财政部安排的2008年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情况及早上报。
  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目前,全国各地、各级地方政府大多负有各种各样的债务。尽管中国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中,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中国各地区、各层级的地方政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举债度日或负债经营,而且所负债务的种类之多,负担之重,已超出一般人之想象。地方政府所负债务形式多样,最主要的形式包括:由地方政府出面担保或提供变相担保(如以地方人大会议通过《决议》的形式),为企业向银行贷款融资提供方便(虽属或有债务,但规模最大);地方政府部门拖欠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款等各种“白条”。这在客观上又增加了隐性风险向显性风险随时转化的可能性,成为地方政府潜在的财政压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在急需刺激经济的背景下开闸地方债,地方政府发债搞投资、刺激经济的动机将会很足,而且缺乏监管。地方债开闸之后,短期内的情况可能令人担忧。尤其是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的债务承受能力如何评估,发行的债券需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后又如何解决这些债务的偿还问题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