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破百”的国际政治意义
    2008-01-04    张国庆(北京 学者)    来源:新京报
  油价破百似乎是一个新起点。人类将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是沿着加剧资源竞争的道路走下去,从而导致更多的暴力冲突和灾难,还是选择以合作的方式管理全球的资源?
  仅仅是在几年前,人们还在议论油价能否涨到每桶30多美元的可能性,而今,这种谈话已迅速成为历史。随着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一个更加微妙的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新时代正被改变。
  美俄关系的演变就是很好的例子。曾几何时,身负巨额外债,可谓内忧外患的俄罗斯,也不得不对美国人笑脸相迎。精通“柔道政治”的普京总统很清楚韬光养晦与复兴俄罗斯的关系。在缺乏底气的时候,他宁愿以退为进。
  普京也许应该“感谢”布什政府,正因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等一系列与石油天然气产地息息相关的问题的涌现,使得这些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急剧恶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油价的节节上扬。就连美国媒体都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普京坚定不移地大打能源牌,而俄罗斯也因为油价上涨获益颇丰,使得经济底气越来越足,政治调门也随之强硬起来。而事实上,在美俄结构性矛盾之中,能源问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油价的上扬也反映出过去几年国际形势的演进。战争疑云,地缘政治危机,加之能源供应紧缺,使得各国都将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和“发展安全”的重要保障,许多国家都在精心布局着自己的能源外交体系,其间有交锋,有合作,也有默契。
  而对美国来说,它所面对的三大挑战是“空洞危机”、“反美国家”和“能源战争”。就油价过百而言,直接的“导火线”是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地发生的暴力事件,而这也恰恰验证了一些美国学者所担心的“空洞现象”。也就是说,那些落后的、或者局势不稳定的地区,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美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布局,而一旦恐怖主义渗透其中,情况就更不乐观了。
  与此相关的,就是让布什政府头疼的“反美国家”的问题。近年来,美国与委内瑞拉、伊朗等产油大国关系紧张,而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的表现也引发了许多国家和民众的反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油价,也影响到美国的全球能源战略。
  不仅如此,伊拉克战争还被视为一场能源战争,就连格林斯潘都直截了当地指称布什打伊拉克醉翁之意在于油。尽管布什政府拒绝承认伊战的能源意义,但这件“皇帝的新装”已经在事实上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方面激发了伊拉克反美势力的斗志,另一方面也提醒各国要更投入地进行能源外交和能源博弈,从而使得国际关系更趋微妙,也在客观上抬升了油价。
  油价攀升正在产生马太效应。那些因高油价而得益的国家和利益集团,在国际和国内事务中的发言权大大增加,而过度依赖油气进口的国家,则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参与到能源斗争中去。
  这也部分地验证了迈克尔·克莱尔关于“资源战争”的论断:在21世纪的头几十年中,战争将不是围绕意识形态、而是围绕资源进行,各国将为争夺对日渐减少的重要资源的控制权而战斗,而能源也将成为各国在制定对外政策和处理外交关系时所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
  油价破百似乎也仅仅是一个新起点。而最终,人类将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是沿着加剧资源竞争的道路走下去,从而导致更多的暴力冲突和地缘政治灾难,还是选择以合作的方式管理全球的资源?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