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理应关照国情
    2007-09-13    作者:郭松民    来源:燕赵都市报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CPI,同比上涨了6.5%,增幅达到了最近10年来的最高。数据一出,沪深两地的股市均应声而跌,一片惨绿,足见市场和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已近惊弓之鸟。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人出来抚慰人心。果然,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9月12日就出来说话了:“CPI上涨6.5%不意味全面通胀”。姚总的论据主要有两个:一是这是“意料之中”的;二是“核心CPI没有变化”。(中国新闻网9月12日)

  “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都改变不了CPI已经大幅上涨的事实。倒是这个“核心CPI”,值得多说两句。
  什么是“核心CPI”?姚总倒也做了一个解释:“所谓核心CPI是指扣除掉食品和能源消费之后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情况”。但是,他没有解释“核心CPI”为什么要排除掉食品和能源价格?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国际上,之所以要使用“核心CPI”这个概念,是因为食品和能源的价格会受到一些国内政策无法左右的异常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大幅波动,并模糊消费价格的真实变动趋势,比如国际局势、极端气候等等。
  但把“核心CPI”这个概念不加区别地应用于中国的现实,却是不科学的,至少是不严肃的,因为中国的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的变化都并非是不受国内政策调控的影响,换句话说,其变化的原因是内生的而并非外生的,使用“核心CPI”这个概念,反而无助于我们了解物价上涨的实质。
  使用“核心CPI”这个概念,最要命的影响还在于可能会误导决策者忽视物价上涨给社会中下层民众所带来的压力。今年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主要体现为食品价格上涨,这对富人的影响当然是不大的,因为在他们的总开支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本来就很小,即恩格尔系数很低,但穷人的恩格尔系数却很高,对食品价格非常敏感,“核心CPI”没有变化,他们的生活已经是雪上加霜了。更有报道说,针对这些天来白领纷纷到高校用餐的现象,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地已经开始采取措施禁止(《南方都市报》《东方今报》9月12日),这足以说明食品价格的上涨甚至使“中产”们也感到难以承受了。
  学者谈论社会问题,总是要结合实际的,经济学家更应该这样,而身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这等重要角色的经济学家尤其应该如此,因为你的言论对政策的影响太大了。希望学者在轻松谈论种种舶来理论之外,多考察和思索一些中国的实际情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