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经济向好态势更趋明显
2015-07-02    作者:项峥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在宏观经济内在转型压力和稳定经济增长政策的有效刺激与作用下,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向好运行的态势更趋明显。为继续夯实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基础,微观经济市场主体需进一步坚定信心,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转型趋势,加快创新驱动,实现宏观经济稳健增长。

  当前宏观经济总体运行向好

  宏观经济运行要考虑数量增长,但更要注重质量提升。从前5个月经济数据指标发布情况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消费潜力正激发并加快释放。作为宏观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正日益显示出其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消费潜力的释放,与国家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密不可分,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消费理念深入推广与普及,正日益成为推动消费扩张的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5月份反映实物商品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而其内在动力在于互联网+消费理念的广泛普及。2015年1~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9.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8.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5%;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3.5%。互联网消费对消费领域中间环节的节约与替代,使得价格优势日益凸显,刺激了国内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创业创新政策带动民间投资趋向活跃。政府投资,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构成宏观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只有扩大民间投资才能让宏观经济真正获得内生性的增长动力。在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刺激与带动下,我国民间投资的意愿出现了回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5年1~5月份,我国民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4%,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特别是在互联网与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下,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创客”活动正成为新一轮创业创新的潮流。与传统投资集中于基建或设备改造相比,新一轮民间投资更青睐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这将明显提升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将构成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例如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技术革新,将在一定程度上驱动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新一轮增长。

  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经济转型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改革红利的释放正培育新一轮宏观经济增长动力。2015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与5月份持平,继续高于临界点,制造业小幅扩张。2015年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非制造业总体稳中有进,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坚定对经济增长的信心非常重要

  坚定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依然非常重要。现代宏观经济建立信用货币基础之上,因而微观经济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对宏观经济稳健增长的作用极其重要。从根本上说,现代宏观经济在社会物质财富与货币财富积累的基础上,已经根本摆脱了过去紧缺的年代。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微观经济市场主体的最低限度活动构成宏观经济增长的底线,而在此基础上的任何扩张将给予宏观经济扩张动力。由于存在物质与货币财富积累,微观经济市场主体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质量。但如果所有的微观经济主体仅满足于最基本的消费水准,那么宏观经济将无法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可见,消费潜力巨大,而问题在于缺乏能够或满足新鲜刺激的需求。由此将带来一个核心经济命题,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放缓,关键并不是需求不足,而更多在于新的供应上的缺乏。就社会支付能力而言,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在百万亿元之巨。住房消费动力萎缩,而新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释放。加强社会供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过剩产品的供应,而是在新技术、新思维意义上的创新技术产品与服务的供应。这些可归类为创新的新供给主义,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微观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信心。就现代技术创新而言,很多创业创新活动的前提在于社会整体预期的稳定。如果社会预期不稳定,那么社会创业创新活动的意愿就会下降,创业创新活动的成倍扩张更无从说起。

  创业创新活动需要受到社会鼓励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我国经济社会给予持续不断的正面鼓励。创业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充满高度风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为什么微观经济主体可以做到依然无视风险,积极从事创业创新活动?是因为创业创新活动的回报真正超乎想象。一旦创业创新成功,创业创新主体可以获得巨额投资回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市场主体适应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需要,发挥聪明才智,致力于创业创新活动。我国应积极创造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简政放权,提供财政金融优惠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社会提供创业创新致富的宏伟愿景,从某种程度上说,才是真正所需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要创造这样一种机制,真正适应经济转型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的创业创新活动,才能真正获得支持与鼓励,而概念的炒作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资本的唾弃。

  展望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可能性非常大。关键还是要加强供给,大力推动创业创新活动,真正致力于培育社会主体对宏观经济稳健增长的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实现社会预期与宏观经济稳健增长的良性互动,促使社会资源朝着建立适应创业创新活动机制的需要努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下半年楼市对宏观经济拉动作用加大
· 9:30发改委就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举行发布会
· 宏观经济增速或已接近底部
· 管清友:今年是宏观经济与市场走势重要转折点
· 宏观经济积极因素正在积聚
 
频道精选:
· 【思想】收费公路亏在哪,要让公众看得清 2013-06-14
· 【读书】世界贫富根源解析指南 2015-07-01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制造企业迷惘“互联网+” 专家:先做“减法” 2015-07-0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