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刚性兑付还原真正市场
2015-06-30    作者:余丰慧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近日表示,要打破刚性兑付,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风险的前提下,让违约事件自然发生,培养投资者风险意识,从而强化市场纪律,消除市场扭曲。
  这已经不是潘功胜第一次阐述此观点了。去年他就曾表示,让一些违约事件顺应市场的力量而“自然发生”,这有利于强化市场纪律的约束,端正产品发行者和投资者的行为,同时有利于财富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金融领域刚性兑付似乎成为常态。直接原因是担心投资者“闹事”,影响到稳定,各级政府包括金融管理部门为了息事宁人、保一方平安不惜多方筹集资金,施压企业超过自身实力、违背市场规律高负债兑付。
  不过,刚性兑付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资源分配严重不公、严重扭曲的现象。大多数刚性兑付最终是由央行超额发行货币来稀释的,而超额发行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是由百姓买单的,民众是刚性兑付的最终承担者。也就是说,民众替少数人承担了兑付责任。
  刚性兑付对市场的危害性最大,扭曲最为严重。一个完善完备、法制健全的金融市场,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完全责任:享受投资成功带来的所有红利回报,同时承担投资失败遭受的一切损失。这才是真正的市场,完善的市场。如果通过行政干预等力量介入,扭曲这个基本规律,破坏这个基本原理。那么,市场就不是真正的市场,投资者也将不是真正的投资者。最终如前面所述,百姓是最终的买单者,是最终的风险承担者。
  中国内地长期以来就存在这种畸形状况。市场不是真正的市场,投资者不是真正的投资者,国企不是真正的企业。由于政府一直如此宠着、惯着投资者,一出现投资风险,投资者不是去找市场、找企业而是去找政府,形成了恶性循环。
  享受投资回报是投资者的权力,承担投资风险也是投资者的责任。只要投资回报与投资风险对称、如影随形、相辅相成,投资者所作出的任何一项投资都会非常慎重。否则,只享受回报,不承担风险,投资者就会“闭眼”投资、盲目投资。这就容易导致整个市场风险意识缺失,最终酿成大风险。
  去年至今,P2P网贷发生跑路事件不少,但是似乎没有什么刚性兑付,投资者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自己默默承担风险。其原因在于,投资是完全的市场行为,买者自负、风险自担,并且没有监管部门的信用背书。投资者既不能找政府,也不能找监管部门。只能吃一堑长一智,花钱买个教训,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如果所有投资行为都打破刚性兑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就会大大提高,这对整个市场都有好处。
  打破刚性兑付最核心的问题是让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投资者成为真正的投资者。目前最急迫的是要做两件事情:首先,加快国企改革包括国有金融企业改革步伐,推进混合所有制,取消行政干预,让投资者自己承担市场行为后果。其次,对市场化的东西,不要急于过度监管,防止涉嫌信用背书。比如,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产品包括目前P2P网贷都不能急于出台监管措施,否则投资者就会赖上监管部门,要求刚性兑付。监管只做两件事情即可:一是提示风险;二是划定底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打破刚性兑付仍需艰苦努力
· 财经记者的2014:“刚性兑付”之殇
· 消除“刚性兑付”的制度根源
· 以风险交易市场化破茧刚性兑付
· 债市信用事件点状暴发 刚性兑付渐行渐远
 
频道精选:
· 【思想】超预期“双降”强化稳增长信心 2013-06-14
· 【读书】那个历史瞬间留给我们无尽的反思 2015-06-25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2015-06-2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