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黑”中国平安暴露两融制度漏洞
2015-06-03    作者:皮海洲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皮海洲

  5月29日,申万宏源证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于5月29日收盘后,将中国平安调出融资标的范围。这也成为融资融券业务推出以来,将单一个股“拉黑”的首家证券公司。
  为何要将中国平安调出融资标的证券范围?根据申万宏源方面的回应,此次将中国平安调出融资标的,主要是申万宏源的融资额度已超该公司净资本的限制,出于风险考虑,不得已需要调整部分标的证券的买入。
  在目前股指走高,两市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背景下,融资业务带给市场的潜在风险显而易见。正因为如此,当下不少券商相继采取措施,以降低两融业务的市场风险。如海通证券自5月28日起,将全体信用客户融资(券)保证金比例再度上调5个百分点;广发证券则自5月26日起,将融资融券业务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由70%上调至75%。
  不过,此次申万宏源在融资额度超该公司净资本限制的背景下,将中国平安调出融资标的范围,则很难认为是“出于风险考虑”。相反更多考虑的是申万宏源自身的利益。既然是融资额度超出了该公司净资本的限制,那么为什么申万宏源只是将中国平安调出融资标的证券范围呢?这实际上是符合申万宏源公司利益的最好选择。因为在净资本的限制下,目前申万宏源的融资额度非常有限。而中国平安又是两融业务中的巨无霸。如果不把中国平安调出,那么仅就新增的中国平安的融资余额就足以把申万宏源的两融业务拉上天花板上限。因此,为了让申万宏源的两融业务得以维持,剔除中国平安无疑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但这显然不符合风控的本意。因为作为蓝筹股的中国平安,目前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的水平,其投资价值是非常明显的。而将这种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从融资标的中剔除,这显然不是基于风控的考虑。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中国平安是两融中的巨无霸,但目前中国平安的融资并没有超过风控的上限。根据规定,目前单只股票的融资上限是该股票的融资余额达到该证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25%。据此计算,中国平安可融资上限为1157亿元,上周五,中国平安实际融资余额为491亿元,远没有达到上限的规定。
  此举暴露出两融制度的漏洞:即两融制度并未规定融资标的“拉黑”顺序,这就使得申万宏源“拉黑”中国平安之举变得无可厚非。如果从风控的角度作出明确规定,率先“拉黑”市盈率高的股票,“拉黑”顺序从高市盈率个股到低市盈率个股,那么此举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更符合风控的要求。而对于两融业务所存在的上述重大漏洞,监管部门应尽快堵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个股首触两融天花板 中国平安限制买入
· 中国平安年报业绩强劲
· 中国平安发力消费金融
· 中国平安将整合“普惠金融”业务集群
· 昌九生化悲剧拷问“两融”制度
 
频道精选:
· 【思想】严重脱离价值的市值管理误人误已 2013-06-14
· 【读书】最美好的行当——天使投资 2015-05-28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行政许可审批清理“换马甲”:明放暗不放 2015-06-0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