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有能平滑下行周期的强大潜力
2015-05-04    作者:温建宁(上海金融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副教授)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中国经济新常态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新常态,农业重要性回归是题中应有之意。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随着开启“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强,经济活力的培育和可变因子增加。经济不仅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增长,而且渗透在经济驱动力中的数量和规模也在变化。因此,若能通过现代农业经济建设促使中国经济品质悄然提升,就能累积中国经济抗御风险的雄厚基础。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的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上,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成了中心主题。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的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最高决策层强调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性任务,发挥农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更是通过激发农业经济的活力和贡献度,托底城市房地产经济下滑,确保中国经济在直面进出口低迷时,有平滑经济下行周期性压力的强大能力,在整体经济转型过程中创造相对稳定的农业经济环境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和判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复杂环境下的一种战术思想和战略思维,既是当前稳增长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经济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主要可能会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为了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经济将获得显著的政策性投入和扶持。笔者估计最大着力点会发布在连结性强的领域,主要是工业和农业两大部类产品交换的领域,将优先得到政策性投资的大力支持。一方面,城市经济中的工业类别高度依赖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农业生产的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原料,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城市工业进行深度加工。另一方面,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已培育成熟,对城市经济中工业化消费产品需求旺盛,能消化城市容纳不了的挤压产品,也能建立企业过剩产能的消化渠道。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就能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为破解城乡二元分割的不合理结构,将通过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体系,赋予农民平等地参与改革与支配劳动成果的权利,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奠定最坚实地的基础。经济发展的螺旋式演进过程,塑造了中国经济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由工业经济再到服务业经济的完整过程,在笔者看来,这个大周期大体延续35年,将在更高水平上返回到农业重新开启新周期。

  与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一样,依据历史周期律进化的原始逻辑,中国经济在新高度上把发展落脚点放在农业上,农业经济发展的主题地位和重要性将再次高涨。因势利导促进这种历史进程,建立因地制宜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赋予了农民劳动价值的支配权利,由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激发农村巨大的社会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有力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从而为企业改革和工业经济发展准备了强大的基础环境。

  毋庸置疑,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有户籍制度改革保障,为进城农民铺就一条平等就业转换身份的机会。经济发展会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反过来,制度的科学设计也会推动经济发展。我国已走过了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去释放和引导经济发展活力的阶段,现在理该进入通过创设制度红利,去保证经济增长必要的速度的阶段,为稳定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提质增效,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首先应该是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保证经济活动中最活跃因素人的需求,既是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权利,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红利。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必将通过保障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的经济权利,激发和激活他们巨大的经济创造潜力,从经济中最基础的农业层面发挥稳定经济的效力。

  中国经济新常态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新常态,农业重要性回归是题中应有之意。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随着开启“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强,经济活力的培育和可变因子增加。经济不仅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增长,而且渗透在经济驱动力中的数量和规模也在变化,经济结构和品质都在同步变化,而农业的重要性和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基础,是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的基础,因为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就业人口都在其中。

  甚至,经济品质提高和经济速度下降,这一升一降两者之间相互交织。由于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导致增长率出现结构性下滑。因为追求经济品质被放在了首位,加大了科技研发对经济的贡献度,反而经济规模上增速下滑。这既表现为数量增长阶段性停滞,也表现为经济增长率短暂性下降,这些表面现象和变化的冲击,更需要农业经济成为中国经济规避危机的缓冲的“海绵垫”。因此,若能通过现代农业经济建设促使中国经济品质悄然提升,就能累积中国经济抗御风险的雄厚基础。

  就此而言,在当前的整体经济转型过程中激发起平滑经济下行周期性压力的强大能力,

  走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不仅体现在政策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也体现在经济聚集的动能出现了重要变化上。

  在经济聚集的国内动能上,现代农业拉高了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当把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时,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和智力因素显著增强,创造发明和专利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有这些变化都从本质上改变着经济品质,引发经济结构以科技元素为核心的全面重构,既诞生出了以高铁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技术,也诞生出了更有经济前景的新兴产业集群,其中农业经济的科技化应用,最终将极大地提升整体经济的科技品质。

  在经济聚集的国际动能上,中国经济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重建,而为推动经济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光靠尊重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已远远不够,还需联合国际上的有生力量,不仅推动企业面向世界营销中国高技术产品,尽力发挥中国智造的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促使中国经济凝聚动能面向世界输出服务,进而构造世界经济新热点,引领世界经济新走向。

  总之,因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不平等、企业产权保护不力、国际市场竞争力下滑、社会公共服务滞后,今天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升级换代十字路口,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社会创造活力足,尤其农业潜力大,这些都使中国经济渡过难关有了足够的支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美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仍需警惕多重风险
·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新常态绝不是消极不作为
· 京津冀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 如何把控中国经济的衔接期
· 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几率低
 
频道精选:
· 【思想】让进出口税收新政切实引导消费回流 2013-06-14
· 【读书】人类还能接受最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吗 2015-04-28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诚信”难题拷问商事改革 2015-05-04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