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预算为零的部门何以能购公车
2015-04-20    作者:迩晓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字号

  今年中央部门所晒账本中,首次公布了公车的详细“家底”。在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和公车改革推进的背景下,截至18日,已公布预算的102个部门中,只有24个部门列出了2015年购车预算项目。然而,有媒体发现,其中11个部门今年有购车计划,却没安排相应预算支出。如教育部今年拟购203辆公车,但其公车购置预算费用却为0。

  购车预算为零的部门何以能购公车?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给出了一个答案:“现在中央部门的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财产经营收益还没纳入预算管理。中央部门通过出租房子等产生的收益,就作为‘自有资金’由单位开支。”无需向中央财政伸手,通过自有资金调剂购车,固然不会增加中央财政负担,但也引出了一个新问题:这些自有资金该如何认定?是否也应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范畴?

  中央部门和系统不是营利性机构,其机关经费和财产经营收益要么来自财政预算结余,要么凭借国家赋予的权力和信誉获得。因此,从本质上看,部门的自有资金也是国家财富的一部分,即使按照现行全口径预算的要求尚未列入其中,也不能改变这一事实。游离于国家预算管理之外,只会给部门自有资金蒙上“部门小金库”色彩。

  实际上,自2011年以来,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全部预算外收入就被要求纳入预算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之一,也是进一步推进预算改革。将一般公共收支、国有资本、社会保障资金和政府性基金全部纳入全口径预算,目的就是不再允许有预算外资金存在的空间,努力提高预算的覆盖面和透明程度。

  购车预算为零却仍能购车,折射出全口径预算还有继续细化的空间。目前的全口径预算,只是初步搭建起了政府怎么花钱的监管框架,但对部门的存量资金和名目繁多的经营性增量资金如何管理,还缺少抓手。让全口径预算真能管住钱,需要尽可能把仍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的部门自有资金也包括进来,防止监管空白处成为三公经费外溢的源头。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部门对自有资金的支配权过大,有可能导致对预算的管理失去意义。购买公车预算为零,即无需预算审查,但实际上公车支出并没降低。而且,部门单位到底有多少车需要淘汰更新,也很难掌握。因此,即使部门自有资金一时难以纳入预算管理,至少也应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支出审批,遏制部门无序使用自有资金的冲动。

  全口径预算需要完整,收支两条线管理需要刚性。如此,部门预算安排才可能逐渐趋于合理,并让公众信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一批法律法规今起实施 三种情况下购车可退税
· 别克发起“昂科拉迎新购车召集令”
· 别克零利息购车涉捆绑销售
· [案例分析]倒腾购车指标不靠谱
· 【双语新闻】中国汽车厂商难获国内购车者青睐
 
频道精选:
· 【思想】国务院文件何以卡在处长那里 2013-06-14
· 【读书】如何保持持续的专注力? 2015-04-02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圈地规模每十年上升扩一倍 大量新城成烂尾 2015-04-2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