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降准空间犹在 谨慎防范金融风险
2015-03-20    作者:滕飞(中国光大银行总行计财部)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目前仍有降息空间

  自去年11月央行两年多以来首次降息之后,就预示着降息通道的开启。从央行历次调息过程看,降息或者加息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多次的。因为央行调息的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数据反映滞后性,因此仅以一次的调息难以扭转物价的趋势,需要连续的降息或加息才能发挥作用。上一次降息通道是在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刺激经济增长,从2008年10月份至12月,3个月时间内连续降息4次,降息幅度达到1.89个百分点。由于大幅降息和宽松货币政策,带动CPI从2010年开始显著上涨,达到4%以上,面临通胀压力,于是央行从2010年10月开始启动加息通道,以控制通胀,到2011年7月共半年多时间内连续加息5次,加息幅度达到1.25个百分点。那么,此轮降息周期将延续多长时间?降息的底线是多少?

  这一轮降息周期自2012年6月启动,目前已经连续降4次,降息幅度1.0个百分点,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5%,比2004年以来最低存款基准利率高0.25%,这意味着从基准利率绝对值的水平来看,至少还有一次的降息空间。但是,我们不能简单以历史绝对值来判断当前降息空间,而要同时关注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

  从内部环境看,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此次降息同时央行已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上限扩大至1.3倍,这意味着基准利率的含义已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基准利率为2%,低于前期最低值,但上浮1.3倍后仍达到2.6%,高于前期最低值0.35个百分点。

  从外部环境看,发达国家基本维持零甚至负利率水平,美国维持零利率政策长达数年,目前对于加息时点仍犹豫不决,欧洲央行已于去年实行负利率,瑞士央行也开始执行负利率,外部的低利率环境意味着我国利率即使下调,资本外流风险也相对可控。因此,综合历史数据和内外部金融环境看,央行仍然具有一定的降息空间,预计至少会有一次降息,有可能2次降息,如果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也有3次降息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概率较低。从降息时点来看,预计未来一年内还会有一次降息,至于降息终点在什么时候,取决于经济走势和物价水平。

  降息目的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此次降息目的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但能否实现目的,仍有待观察,并且取决于多重因素。

  其一,降息主要作用于存量贷款,不能直接影响新增贷款利率,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提高贷款上浮比例,使新发放贷款的贷款利率下降幅度少于降息幅度。

  其二,银行的贷款利率下降空间取决于存款成本下降幅度,虽然央行此次为对称降息,但是由于同步提高存款上浮比例,在存款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预计存款利率将难以有实质性的下降,因此银行新发放贷款的利率下降幅度有限。

  其三,在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商业银行存款的增长将更加乏力,在存贷比和流动性管控下将对银行放贷产生一定限制。

  其四,基准利率只是作用于管制项下的存贷款,而当前市场项下业务占比增加,企业通过表外或影子银行体系融资并不受基准利率影响,因此要真正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需要使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同步下降,降低整体的利率水平。此外,目前企业融资难不仅是利率高问题,本质上是结构性问题,因为资金主要流向大型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平台,所以小微企业只能向信贷以外渠道融资。因此,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不仅是价格手段能够解决的,还需要总量和结构手段,包括理顺融资体系,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打破刚性兑付,把影子银行体系纳入良性的监管,建立相对健全的信用体系,把好企业筛选出来,使其能获得合理价格的资金支持,更好地助力经济发展。

  此次降息和利率市场化提速对银行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虽然此次为对称降息,但由于贷款利率上浮比例较高,以及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将导致银行息差收窄,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这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促进银行差异化竞争,从以往以净利息收入为主转向拓展中间业务收入,以服务赢得客户和收益,而不是靠央行保护的利差收入。而且,未来利差水平也不是央行指定的,由于允许存款利率浮动,银行要靠自身的竞争优势去获得低成本存款,例如网点、服务优势,如果没有竞争优势只能吸收高成本存款,势必侵蚀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未来将是银行业的差异化竞争时代,改变过去粗放式扩张的发展路径,以服务和产品取胜的银行将脱颖而出,在利率市场化时代走在前面。

  必须前瞻做好风险防范

  但是,对于降息带来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也不可忽视,必须前瞻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做好风险防范。此次降息将导致存款脱媒化加速,加上近期外汇占款增速明显放缓甚至下降,银行存款增长将更加乏力;同时由于降息导致银行利差收窄,银行经营压力陡增。当前中国存款准备金率远高于其他国家,下一步央行应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对冲存款的增长乏力,为银行放贷释放更多空间,减轻银行的经营压力。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金融中介,利润压力过大将迫使银行过于追求高风险资产,在经济放缓的形势下可能使不良贷款大幅上升,不利于于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使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

  同时,降准能使货币市场保持相对宽松的态势,使金融机构对市场资金面有比较平稳的预期,有利于市场利率水平的下行,真正将降息的效果传导至货币市场,从而带动社会整体融资水平下降,而不仅是贷款利率的下降。毕竟,银行贷款只是企业融资的一部分,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也是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只有整体市场利率下降了,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今年内仍需降息降准
· 降息降准周期提升资产价格中枢
· 货币政策步入降息降准周期
· 人民币急贬打消了降息降准预期
· 降息降准成大概率事件
 
频道精选:
· 【思想】住房公积金不应成为政府调控工具 2013-06-14
· 【读书】当前经济形势的六大前沿问题 2015-03-17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部分企业打科技牌捞"快钱" 科研经费流失触目惊心 2015-03-2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