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应使经济与生态有机结合
2015-03-13    作者:余荆圃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城市化是比较利益驱动的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往往伴随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城市居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民被关爱的过程,从而最终消除城乡差别。
  当今世界级大都市及核心城市,往往都是在金融、商业、能源、旅游和文化产业驱动下产生的。从经济角度看,城市集聚着巨大的财富和经济资源,是有价值的实体,需要市场化经营,以保值增值,取得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除了经营性资源,城市中还有大量公共资源。政府行为既包括经营好所辖的经济资源,也包括管理好相关的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无偿或部分有偿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城市居民公共消费需求。
  在经营城市过程中,需要采用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挥不同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作用,政府既不能片面追求“土地财政”,也不能完全顺着某类主体的意愿,而要有整体、长远的视野和考量。此外,为居民创造最佳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也是经营城市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观念影响城市发展理念。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破坏生态环境,“城市病”随之发生蔓延。新的发展观指导下,城市生态日益受到重视和保护。城市管理越来越以知识和学习为“软件”,以人为载体,呈现柔性化特征。
  城市是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思想家们提出诸多理想的城市模式,无论哪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都离不开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有机结合。
  国际上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除了GDP这一基本指标,还包括体现人均寿命、教育和收入的人类发展指数,把生态、文化、生活质量作为重要的参数。21世纪人类进入城市世纪和生态世纪。全球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更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高潮在全球兴起,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逐渐过渡到生态化社会。世界的命运与城市发展交织在一起,一场由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而引发的城市生态革命正在孕育形成,城市发展越来越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这体现了他对国家发展的思考和执政思路,其关于环保的妙言隽语更是为大家津津乐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休闲曾长期被赋予消极的意味甚或贬义,对休闲文化的理解也存在误区。实际上,休闲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界和人类共同发展的规律。土地被誉为万物之母,需要休息轮耕。休闲也是人的基本需求。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超脱出来,进行休闲,其目的是追求更高质量的享受,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促进身心健康和提高创造力。由此,休闲可以看作一种消费和生活方式,也具有特殊的生产力。
  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说过:“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无论其地位、财富甚或知识的多寡高低,都具有平等的尊严,应享受平等的社会服务和市场权利。马克思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纵向来看,为了实现代际公平,当代人应该留给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源和空间。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休闲文化产业与之水乳交融地发展起来。文化的力量熔铸在城市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亦成为城市发展之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城市发展的迷茫与反思
· 榆林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探路
· 2014中国城市发展市长论坛11月举行
· [两会建言]王玉锁委员: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创建生态城市
· [网民关注]大楼高不代表城市发展水平高
 
频道精选:
· 【思想】重建“环保公信”时不我待 2013-06-14
· 【读书】马云2015开年"双响炮"背后的深长意味 2015-02-26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破解城乡“四元”结构 补强小康“短板” 2015-03-1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