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护犊子”心态是对楼市更大的伤害
2014-11-20    作者:徐曼曼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字号

  房价的下跌不只让房企感到焦灼不安,地方政府也是如坐针毡。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正不断将他们的焦虑情绪转化为实际行动,救市、托市的政策翻着花样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从广西南宁打响松绑限购的第一枪起,各地便陆续加入松绑限购潮中,仅留北上广深和三亚继续坚守。

  继而,各种号召人们买房的奇招层出不穷。有的遮遮掩掩,通过放松户籍、变安家补贴为房补来变相救市;有的直入主题,靠“抢头条”呼吁人们进入楼市。

  然而,楼市的冷静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70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均出现同比环比双降的形势,但降幅收窄,与上个月的数据相比差别不大。

  实际上,这个市场“变奏曲”正在弹响—挤出泡沫,让理性向这个市场集聚。

  因此,地方政府提振楼市的决心再强,力度再大,昔日的“日光盘”景象几乎不会再次重现,楼市步入调整期的大趋势也不会因此改变。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都将楼市视为自己的“孩子”,护犊心切,对其百般“溺爱”,还会因为它的一时冷热就迫不及待地伸出行政之手。

  当然,这个“孩子”也没让地方政府失望。靠着土地财政,地方的腰包鼓了,GDP升了;城市处处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用老北京话说,“倍儿有面儿”。

  然而,由于罔顾市场需求,楼市在一些地方成了“坏孩子”,“空城”、“鬼城”的景象刺痛着人们的神经,更经常被外媒当做抹黑中国形象、唱空中国经济的靶子。

  是时候让楼市这个“孩子”接受市场的检验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还将其界定为稚嫩期,岂非自欺欺人?楼市刚刚开始调整,正如这个“孩子”刚要迈出走进社会的第一步,地方政府何必要急着“护犊子”?不妨看看这个“孩子”如何自己拿主意,想办法,完成从未成年到成年的洗礼。

  这个“孩子”可以上个大学—不断汲取市场的力量,丰富经验,建立长效机制;选个专业,或者换个专业—不适合这个市场的房企需要尽早转型;适当时候也可以娶妻生子—竞争力弱的企业可以接受收购和并购。

  虽然这个“孩子”还有很多缺点,比如库存仍然较高,房价涨跌波动还比较频繁,市场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起来。但是,一味“护犊子”,不但不能让这个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反而阻碍了楼市从高速增长,平稳过渡到中速增长的“新常态”之路。往更长远处说,则是无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

  由此,地方政府还要逼着楼市“装嫩”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10月份70大中城市房价降幅收窄 楼市止跌凸显
· 刺激楼市政策效应面临多重约束
· 上海普通住宅标准调整引楼市震荡 二手房违约量增
· 范剑平:楼市量价双降还会持续
· 上海楼市再出“微刺激” 普通房比重或将翻番
 
频道精选:
· 【思想】价格改革要让市场定价 政府托底 2013-06-14
· 【读书】音乐停止我们仍在舞蹈 2014-11-19
· 【财智】甩开“迷你”鸡肋 基金退出机制将常态化 2014-11-07
· 【深度】高税负低收入 九成作家靠副业支撑写作 2014-11-2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