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IPO方兴未艾
2014-10-23    作者:黄志斌(致同中国国际业务负责人)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随着阿里巴巴于9月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桩全球史上最大规模的IPO,再次将市场的目光聚焦于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之路。

  事实上,从2013年四季度开始,全球IPO市场即出现了自2010年来的首次全面回暖。尤其四季度的爆发性增长,使得2013年全球IPO数量与融资额全面回升。据复兴资本和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统计,2013年全球IPO总数为300宗,较上年同比增长47.8%;融资额同比增长37.5%至137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去年有110家企业实现IPO,由于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暂停,上市地点均在海外资本市场。2013年海外IPO数量及金额同比增加显著。

  中国企业纷纷选择海外资本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境内新股发行暂停,部分企业不得不转道海外;二是北美超越亚太成为最活跃地区,中概股赴美通道亦打开;另外,境外资本市场的回暖也是吸引中企海外上市的客观原因。

  从中国资本市场本身来看,理想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应该是金字塔状的——场外交易市场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创业板和中小板,主板企业数量最少。实际情况却是相反,中国监管层出于谨慎考虑,优先发展的是主板,资本市场体系出现了畸形的倒三角结构。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规模已达1400万家,上市融资靠主板远远不够,中小企业一时找不到上市出口,形成了“企业堰塞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的人均储蓄出现了急速增长,巨大的资金缺少足够的投资出口,也造就了巨大的“资金堰塞湖”。

  中企海外上市热情高涨

  由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的改善、全球货币市场的继续宽松,加之政治不确定性减少及投资者信心上升,促使2013年年底IPO交易活跃、超出预期。尤其北美市场2013年在IPO数量上实现极大提升,以IPO数量增加81.3%和融资额增加28.9%的成绩完美超越亚太地区。从具体证券交易所来看,虽然港交所表现亦不俗,IPO数量较上年增长1倍,但仍不敌纽交所与纳斯达克的强势表现,其中纽交所融资额是上年的两倍,占全球IPO融资额的近三成。

  2013年,中国企业境外IPO亦小幅回暖。110家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累计融资1315.48亿元,数量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5%、100%。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相对活跃,IPO企业主要集中在香港、北京、福建、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活跃地区。

  中国企业境外IPO仍主要集中在香港市场,同时赴美上市回暖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国企业赴欧上市也较为活跃,这与中国对欧投资在欧债危机中的提速基本吻合。法兰克福是中国企业赴欧上市的首选目的地,或主要归功于德意志交易所降低成本的努力和办事高效的声誉。而在法兰克福主板上市的15家中国企业中,有5家属于纺织服装行业,主要来自福建和江苏。

  综合致同开展的国际商业调查和研究,可以预计,投资者信心开启上升势头将是2014年全球资本市场的主流。随着中国内地证券交易所的新股发行于一季度重启,以及香港、日本和东南亚市场交易增多,2014年将是亚洲区证券交易所的丰收年,与先前有所赶超的北美地区形成激烈竞争。

  中企缘何选择海外上市?

  海外资本市场的诸多优势成为中国企业上市选择的重要依据,如上市操作时间短、透明度高,并具有较高的持续筹资能力,有助于企业的规范化运作及建立国际品牌等。

  与中国资本市场畸形的金融倒三角结构相比,英美资本市场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其全国性、集中市场主要为大型企业融资服务,而二板市场的上市标准要比集中市场低,同时还设计出几套不同的标准,由不同规模的企业选择适宜自己的标准进行上市融资。英美地区交易所的新兴市场(三板)则基本上取消了上市的规模、盈利等条件,把市场监管的重点从企业上市控制转移到以充分信息披露为核心、以管理从业券商为主要手段、以会员制为主要形式、以券商自律为基础的监管模式。

  与中国内地地理位置接近、交通往来便捷,语言文化基本相同的香港更是具有一些独到的优势,如香港的法律体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法制健全,为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香港还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不设资金限制,货币可自由兑换,证券可自由转让,并提供许多税务优惠,对企业和投资者都很具吸引力。

  理性看待海外上市

  在中国企业对海外上市热情高涨的同时,也要持谨慎理性的态度。

  首先,在海外重要的资本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着中概股诚信危机的严峻局面。自2010年起,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数量和融资金额骤减,从2010年的43家和267.48亿的融资规模到2013年的8家融资49.09亿元。(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由于一些卖空公司对中概股产生质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质疑报告,直接导致这些公司股价大跌甚至停牌退市。

  其次,由于不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资本市场规则,遭遇投资者集体诉讼;海外市场严格的监督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也给中国企业严峻的挑战。

  例如在财务方面,如披露财务报告和财务数据时,需要考虑如何在技术上顺利实现不同会计准则之间的衔接;在符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同时,还需符合上市所在地的所有监管披露规定。此外,在香港市场,财务报告及财务数据须同时以中英文编制并适时提供给投资者/股东。这些都将有赖于企业与专业的跨境审计机构的紧密合作。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中国企业海外扩张化解产能
· 2014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活动启动
· 天鹰资本: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将更加活跃
· 中国企业500强,强在哪?
·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盈利能力堪忧
 
频道精选:
· 【思想】要适应经济增速“7”字头新常态 2013-06-14
· 【读书】移动时代应如何调整自己 2014-10-22
· 【财智】债基今年涨幅再创新高 净值增长率达9.84% 2014-10-22
· 【深度】外资价值再交锋 向外资企业始终学不到核心技术 2014-10-2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