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转型适应经济“新常态”
2014-09-10    作者:刘波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9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表示,政府将推动经济开发区转型,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由同质竞争转向差异化发展,由硬环境见长转向软环境取胜,让开发区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排头兵”。这已是汪洋五天内第二次就开发区改革创新和转型做出指示了,这凸显出中央对开发区转型高度重视,这可能成为下一个重要的改革领域。

  开发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承担了艰巨的历史使命,也出色完成了任务,不仅为全面的市场化改革积累了地方经验,而且发挥了巨大的辐射效应,拉动了政府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的提升,对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功不可没。但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人口红利消退,经济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日益明显,海外市场不振,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拉动模式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区面对的劳动力成本、资源约束条件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过去那样靠政府批地、出台优惠措施等政策来吸引投资的方式已日渐不可行。同时,城镇化速度不断提高,科技发展让交易距离缩短和虚拟化,一些新兴产业对土地、人力等的要求不强,让这些传统经济要素的价值下降,降低了一些远离城市中心的开发区的吸引力和传统优势。在此情况下,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创新转型,才能让开发区永葆青春,继续为经济贡献活力。

  另一方面,作为培育全国统一、公平的市场的必然要求。开发区发展不能再靠政策,而要利用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积极引入先进制度,在精简行政程序、下放审批权、增进土地流转、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表率,成为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主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刺激活力。

  当然,开发区创新也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具体的转型策略。这就必须以严格的开发区考核为指导,针对创新能力、投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指标,进行科学化的评估,从而激励不同开发区在如何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管制环境,如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而不是简单地比拼谁的政策更优惠,谁能给投资者更廉价的用地、用工、税收待遇等措施,让开发区之间不再是恶性竞争,忽视环保等社会成本,同时让开发区与所在地居民的利益更加协调一致,实现包容性增长。

  规范和取消各种不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将节约政府开支,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主动引导开发区产业转型,给庞大的开发区瘦身增效,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适应“新常态”的题中应有之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范剑平:经济新常态下增速不会降到5%以下
· 反垄断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 范剑平:经济新常态下增速不会降到5%以下
· 经济新常态要求“银行新常态”
· 中国经济“新常态”轮廓已很清晰
 
频道精选:
· 【思想】外贸顺差大增藏隐忧 2013-06-14
· 【读书】你所不知道的保守主义投资哲学 2014-09-09
· 【财智】预期后市仍有上涨空间 公募基金大幅加仓 2014-09-09
· 【深度】5%"高通税"成"提款机" 或领近百亿反垄断罚单 2014-09-0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