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调查是市场经济秩序的拨乱反正
2014-08-21    作者:徐小虎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字号

  国家发改委20日宣布,对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和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12亿多元的罚款。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反垄断执法部门开出的最大罚单。(8月20日 新华网)

  近期,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对多家汽车、通信、科技等跨国企业发起了反垄断调查。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方案,此次反垄断调查的突出特点是查处那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价格垄断行为,这种行为通过横行联盟、纵向操纵等方式实现垄断产品的一个畸高价格。此次反垄断调查,特别是最大罚单的开出,意味着中国对汽车及配件的反垄断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也彰显了政府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充分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决心。

  垄断首先会对价格机制造成严重的扭曲。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都需要通过灵敏的、真实的价格传导来实现。在西方经济学中,垄断是市场失灵的一种重要情况,因而,反垄断也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项基本的微观经济政策。

  从目前受到反垄断调查的这些企业看,它们的价格高的简直离谱。比如,据央视报道,路虎揽胜在中国市场的售价至少为人民币189万元,而其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仅为8.7万美元,两者价差超过3.5倍。还比如,豪华车“零整比”(零配件价格与整车价格之比)过高的问题也是反垄断调查一个聚焦点,国际上通常零整比是2比1或3比1,但国内零整比超过4倍,最高甚至接近13倍。这些严重扭曲了的垄断高价,也必然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对正常市场生态形成严重破坏。

  垄断还会对消费者剩余形成肆意的掠夺。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一个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是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垄断市场上消费者受到价格歧视、需求漠视和信息不对称等不公平的交易行为,消费者的利益将受到持续的侵害或者损失。

  这次遭到反垄断调查的厂商,它们为谋求垄断利润,有意造成较低产量和较高价格,使中国消费者的剩余向生产者剩余转移,进而造成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整体下降。很多汽车厂商在中国市场卖一辆车的利润,需要在海外市场卖10辆车才能实现。长期以来,价格高、维修保养贵,已成为国外豪华品牌车在中国的特有标签,“买得起,养不起”,让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豪华品牌车除了咋舌和吐槽外,颇感无奈。

  垄断最终会对经济复苏环境构成现实的威胁。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领域正处在危机之后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经济增长乏力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中国的市场需求是全球经济复苏中最稀缺的资源,可以讲,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就是对世界经济前景的破坏。

  创新驱动是这轮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但这些价格型的垄断行为,它有着丰厚的垄断利润,自身创新发展的意愿不足,同时对别人的创新行为又有力量去遏制,因而阻滞了经济发展。同时,垄断导致的高价格,是对全社会其他有效需求的挤占,妨碍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也阻碍发展中的帕累托改进。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任何企业在赚取超额垄断利润的同时破坏经济发展秩序,因而,反垄断调查是全世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财政部前助理部长赫夫鲍尔讲,有关反垄断调查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也时常发生,“全球的反垄断法并没有太大区别”,并指出此次中国的反垄断调查,都是按照国际惯例来处置的。

  目前,有一些分析和言论似乎认为,密集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已经引发很多外国企业担心,认为在中国的商业活动存在太多不确定性。但事实恰恰相反。随着反垄断调查的推进,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相关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应声下降。随着依照市场机制进行的反垄断调查的深入,我们有理由期待必将会形成一个竞争更加充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的市场环境。随着中国政府日渐娴熟地运用这一国际通行的干预手段,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期性“中国市场”,必将对唤醒世界经济复苏、优化世界经济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汽车反垄断,需要制度层面的改革
· 中国反垄断铸就“公平新常态”
· 汽车业反垄断罚单或已全部开出
· 发改委开出反垄断最大罚单 12家日企被罚12.35亿
· 反垄断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频道精选:
· 【思想】乡镇政府高负债率是个危险信号 2013-06-14
· 【读书】当资产管理与移动互联时代碰撞 2014-08-20
· 【财智】调整后向上趋势不改 高点将在四季度出现 2014-08-18
· 【深度】广西“国企巨贪”侵吞7000万国资 2014-08-21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