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收益去向须公开透明
2014-06-27   作者:谭浩俊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谭浩俊

  日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报告2013年中央决算时表示,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978.19亿元,完成预算的90.3%,其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65亿元,增长30%。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舆论关注。无论从财政部门提供的数据还是媒体报道来看,对这样的结果,公众不会满意。按照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国企上交的收益,毫无疑问应当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福祉。然而,近千亿元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竟然只有65亿元用于民生开支,怎么可能让公众满意呢?
  问题在于,978亿元的资金,除65亿元直接用于民生开支之外,其他部分是否都与民生没有任何关系,这才是更重要的。
  众所周知,自实行国有企业上交红利政策以来,有关红利如何使用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歇过。通过媒体等渠道,公众得到的消息是,这些红利又经由各种途径回到了企业的手中,如价格补贴、亏损补贴、增加企业资本金等。相反,民众希望看到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增加民生开支等,却一直没有多少实质性动作。也正因如此,舆论对国企上交红利的分配和使用意见很大。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国企上交的红利和国有资本收益,只有直接用于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等才算是真正的民生开支,用于其他方面就不是民生支出呢?显然也不是如此。所谓民生范围很广,有直接的和间接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等,无疑是最直接的民生开支。但是,通过贴息、增加企业资本金、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等,是否就与民生没有关系呢?毫无疑问,也是需要认真分析的。
  事实上,将国企上交红利和国有资本收益一部分用于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等,一部分则以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都是为了民生。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直接的,后者则是间接的;前者看得见、摸得着,后者则需要时间和效益来检验。
  公众之所以对国企上交红利和国有资本收益用于企业发展不满,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国企存在比较严重的损失浪费问题,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审计署刚刚发布的对11家国企的审计结果就显示,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将上交的红利和国有资本收益返还给企业,等于是鼓励企业损失浪费。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财政部门在公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使用情况时,除了强调直接用于民生开支的数据之外,是否能够将其他部分的资金分配状况、使用情况也一并公布呢?看看哪些是间接用于民生的,哪些是存在损失浪费可能的,哪些又是被用于公用经费开支的。如果分配合理、使用得当,也能够帮助公众消除焦虑,帮助国企缓解社会压力。要知道,在如何使用国企利润问题上,国企面临的压力是相当大的,遭受的各种负面评价也相当多。如果国企上交的红利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分配和使用是合理的、效率是高的,直接和间接用于民生的比例是大的,那么,舆论和公众对国企的影响也会慢慢改变,国企面临的各种压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所以,要消除公众对国企上交红利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焦虑,就需要财政部门更好地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分配和使用的详细清单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评判,继而在国企与舆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刘俏:二次转型关键是提升资本收益率 2014-05-30
· 山东:前5年国有资本收益累计支出逾54亿 2014-05-08
· 财政部提高央企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 2014-05-07
· 财政部提高央企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最高提至25% 2014-05-06
· 崔坚代表:增加国有资本收益用于民生支出 2011-03-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