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城镇化”满足新生代市民化的需求
2014-02-11   作者:张立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马年春节少了往年的消费热潮,比如烟花和年夜饭的消费量大减,一般而言,大都是家庭消费而非公款,这种家庭削减过年支出的现象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也很普遍。

  在城市这种现象较好理解,即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反腐整风工作,刹住了公务员阶层“逢年过节”接受礼物的传统,大部分单位也不再发放“过年福利”,这个庞大阶层要过“裸年”,必须亲自支付大部分过年消费,才知道要花很多钱,不得不节省支出。而在此前,由于有丰盛的礼品和福利,他们在非必需品方面的消费更为积极,比如烟花和年夜饭等。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也是乐观预期消失的原因之一。

  但是,农民工阶层预期发生变化是乐观氛围不再的主因。中国农民工收入大幅增长是2008年后中国政府几次财政刺激的结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首次突破千元,2009年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2012年为2290元,短短几年翻了一倍多。但2012年虽然比上年提高241元,但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8元,增幅回落9.4个百分点,2013年月均收入则为2609元,这意味着农民工收入增速正在快速回落。

  尽管有一些特殊行业因劳动力“供给荒”而继续抬高薪酬,但大部分行业工资快速增长的现象已经消失。一些农民工不再乐观的理由显而易见,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正在缩减基建规模,三四线地产业投资早已萎缩,再加上餐饮行业的低迷,这将影响到很大一部分农民工的就业与收入。

  过去几年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产生了乐观预期,而同期城市中等收入阶层则面临收入停滞、房价过高等压力。这种收入增速在农村地区制造了消费升级,即房屋与汽车成为结婚标配,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农村地区按揭非常普遍。现在,城市房屋价格居高不下,人们对未来收入不再那么乐观,但房车的“婚姻刚性需求”却依然存在,这为农民工阶层制造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与一线城市的白领压力已经类似。

  强化这种压力的,也与中国农民工年龄结构发生改变有关。现在,80后、90后成为农民工主力,与父辈或者比他们年纪更大的同乡不同,他们追求与自己收入不符的物质生活,这也是“房、车”成为结婚必需品的重要原因。而70后或年龄更大的群体,则将孩子教育视为最大的任务,大部分试着将孩子转移到城市就读,这需要更大的支出。可以看出,年轻一代农民工在收入短期过快增长的刺激下,产生了“市民化”的愿望与需求。而现在他们的收入增速大幅减缓、就业开始形势严峻以及房价居高不下,甚至很多家庭承担长期债务,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相关刺激性政策的短期效应扭曲了整个社会的判断和目标,能否通过“城镇化”满足新生代消费市民化的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非常值得努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城镇化报告:目前只是上楼 距离人的城镇化尚远 2014-02-10
· 小县城陷城镇化病:新房过剩 公务员被摊派卖房 2014-02-07
· 华南城模式: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多赢解决方案 2014-01-28
· 李伟:社会转型是城镇化转型关键 2014-01-24
· 国研中心主任李伟:社会转型是城镇化转型关键 2014-01-2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