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是土地治污第一步
2013-12-31   作者:舒圣祥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表示,环境保护部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左右,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环境调查,在区位上,在整个评价上,和他们趋同。王世元指出,下一步为解决土地污染问题,国家每年将拿出几百个亿,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的试点。

  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全国土壤污染情况的官方数据,虽然土地污染普查结果早就有了,却一直被当做“国家机密”。相比此前“全国18亿亩耕地的10%以上或已受重金属污染”的坊间说法,5000万亩耕地中重度污染的官方数字,无疑小了很多。究竟哪个更准确,我们无从判断;但是,这显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据,而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新华社曾报道,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正在建立涵盖81个化学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并将在此基础上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公众希望的是,“人类污染图”不要再像土地污染普查结果一样,被锁在抽屉里秘不外宣。因为越是这样,公众越是担心土地污染情况已严重到无以复加;如果相关部门连信息公开直面污染现实的勇气都没有,稀里糊涂的土地污染治理又怎能让人放心?

  没有安全的田间,就没有安全的舌尖。因为镉大米事件,土地污染被广泛关注。其实,超标的有害重金属何止是镉,重金属超标的农产品又何止是稻米。矿山采冶、工业“三废”、污灌、固废堆放等,让很多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毒土地”。每年使用的大量农药,仅有0.1%左右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都进入生态系统,同样造成大量土壤被污染。相比人为添加的食品安全事件,土地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更为严重。有位美国作家曾说过:土壤污染的危害比核战争的危害更可怕。

  不久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从田间地头开始,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这给了我们美好的期待和愿景,但相比水污染治理和空气污染治理,我们的土壤污染治理几乎还没开始过。指望“每年拿出几百个亿”就能改变土地污染现状,恐怕有些太乐观了。以美国为例,所有棕地治理将要花费纳税人超过6万亿美元,还要社会投入110万亿美元,这还没算那些问题更大的超级基金项目。

  对我们来说,除了治理资金的问题,还有治理技术的问题,更有治理决心的问题——如果土地污染情况都要藏着掖着,治理决心又何以体现?以信息公开直面污染现实,这是土地污染治理的第一步。美国环保署网站有张互动地图,题目就叫“我所在社区的污染治理图”,上面显示了全美各类污染地块的位置。人们可以查看自己所在的地区是否“毒地”,还可以进一步点击检索该地块的详细情况。我们也希望,全国的土地污染情况不再是“国家机密”,能让公民随时查看自己居所是否“毒地”和相应的治理情况——人人知情,而后共同参与治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神东煤炭集团国控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 2013-12-30
· 疫苗信息公开不应“挤牙膏” 2013-12-25
· [经济参考微话题]化解“转基因焦虑”需要信息公开 2013-10-22
· 青海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将常态化 2013-10-17
· 信息公开是稳房价前提 2013-09-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