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新股惜售将成主流
2013-12-03   作者:周科竞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
【字号

  新的新股发行制度,旨在抑制“三高”发行,通过限制解禁的方式逼迫发行人降低新股发行价格。在新的规则下必将引发发行人新的博弈,如果发行人放弃通过IPO环节圈钱,改为全力保证解禁收益,将会改变新股发行格局。全流通以前的IPO,很大的目的是为了向投资者要钱,这里暂不区分融资或者圈钱,意思基本差不多。现在全流通了,IPO是一种找投资者要钱的方法,直接把股票卖给投资者又是另一种要钱方式。

  如果能连要两次自然是上上之选,但如果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一次钱也没什么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证监会希望发行人放弃“三高”发行,那么如果发行人想增加融资金额,只能扩大发行量,这样一方面要稀释控股股东的股权,另一方面也招投资者反感。

  其实就是想找投资者要钱,既然业绩都是真的,发行人完全可以换个思路,象征性地发行很少量股票,定价也尽可能压低一些,中签的投资者都能赚钱,这样公司的美誉度将会极佳。虽然IPO没要到什么钱,但毕竟发行人的持股比例能够保持在很高的位置,而且还不用费尽心机拼凑募集资金投向,发行人只要关注股价,让股价不低于发行价,适当时候还可以通过送红股等方式进行股本扩张,目的就是当持股解禁时,能够卖出一个好价位。

  按照这样的思路举例,发行人仅发行2500万股股票,每人1000股,卖给2.5万个投资者,发行前每股净资产3元,每股收益0.6元,每股发行价6元,假设发行人持股7500万股,合计1亿股,其因为流通盘稀少,业绩也还不错,股价上市后可达到30元,经过两次10股送10股,公司股本变为4亿股,发行人持有3亿股,公司股价变为10元,上市两年后发行人卖出2亿股,便能获得20亿元现金收入,自己还有25%的股权能够控股上市公司,这对于发行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发行人更多选择这样的思路,上市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个证券代码和集中竞价交易的权力,那么IPO发行数量越多,发行人的损失也就越大。按此设计,未来发行人将会尽可能限制发行规模,仅有的发行量也会在首先满足公募基金后尽量倾斜给和发行人关系密切的相关机构,最后网上认购的新股也会异常抢手,那么原始新股惜售未来将成为主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新股制度改革引导中国股市进入新一轮中长期上升通道 2013-12-02
· 上交所:五举措落实新股发行改革 2013-12-02
· 新股发行重启四亮点重塑A股市场 2013-12-02
· 新股改革得陇后而望蜀 2013-12-02
· 这次新股发行改革将产生颠覆性效应 2013-12-0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